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 第二百五十一章大宋的户籍,治大国若烹小鲜

第二百五十一章大宋的户籍,治大国若烹小鲜(2 / 2)

让那些下户、客户、杂户的生存越来越难。

而赵鼎的《银行于大宋商贸四策》的制定,也是参考了大宋人口结构的。

赵鼎处于风险的把控,对上户和城郭上五等户的贷款政策非常宽松,中户相对也能待一些,但下户、客户、杂户等城市“弱势”群体,想要找银行贷款,几乎不可能。

赵桓心知肚明,却问道:“徐爱卿,你此话怎讲?”

徐处仁一副正义凛然的嘴脸道:“朝廷已经明令禁止官员通商,便不说官户和形势户,就说这大宋皇家银行借贷的政策,对待乡村上户、坊郭上五等户来说,甚为宽容,从乡村中户便开始缩紧,乡村下户和坊郭下五等户要借钱几乎是不可能了。”

“如此说来,农村户口的下户只能靠自己种一点点地来存钱过生活,坊郭下五等户,要在资产上积累到城市上五等户后,才有资格贷款,一个下坊郭下五等户要达到上五等户,按照现在的物价和收入来算,不吃不喝也要二十年,人这一辈子又有几个二十年?”

“陛下曾经教诲吾等,国富亦要民富,不可能一味只追求总量,完全无视了百姓真正想要的!”

徐处仁一番话说完,赵桓忍不住想鼓掌,但碍于身份,克制住了。

看来这任务还是要下对,目标定错了,自己要累死,目标定对了,许多事自己都可以少操心。

唐恪却道:“徐相公言之有理,但若是朝廷将钱借给了乡村下户和坊郭下五户,风险大增,这些人并无从商经验,许多人连字都不认得,若是朝廷下这类人借了钱,不要说利息,便是本金也收不回来,一旦发生这种状况,若是引起了民间恐慌,存钱的百姓们不信任银行了,要来取钱,而朝廷的钱又减少了,事态便严重了!”

“若是朝廷要造钱,民间货品并未增加,交子将面临降值的风险,进一步引起民间对交子的恐慌,如此,后果不堪设想!”

虽然也知道其中利害,但被唐恪这么一说出来,赵桓心骤然一紧。

金融可是国家经济的顶层存在,若是金融出现了问题,可比打一场败仗还要可怕。

但徐处仁哪肯啊,唐恪只顾着自己的商业总体量,但徐处仁身为首相不仅要照顾商业体量,还有坊郭下五户和乡村中户和下户的收入任务。

“圣人云: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徐处仁继续道,“当不偏不倚,方为圣道,如此过分偏袒另一方,乃是饮鸩止渴!”

见徐处仁和唐恪产生了争论,一边的赵鼎道:“陛下,两位相公皆有其道理,是臣考虑不周,臣在进宫的路上,遇到了一些小事,却是能说明其中之理。”

“爱卿速速说来听听。”

赵鼎便将书馆的事说了一遍。

赵鼎道:“陛下,无论是乡村中下户,还是坊郭下五户,都希望能改善自己的生活,他们也渴望读书,渴望知道更多,从而能有能力赚更多钱,过更好的生活。”

“所以,陛下的书馆和农学速成馆皆为民利,朝廷当有专门的人来管理、完善这方面,来帮助相对弱势的百姓。”

“徐相公所言极是,中庸乃圣人之道,治大国如烹小鲜,朝廷当不偏不倚,轻重相宜。”

赵桓不由得点头,确然如此。

治大国如烹小鲜,这是一句至理名言。

朝廷既不能对坊郭上五等户倾斜太多,也不能对下五等户给予太少。

当然,同样的道理,也不能一味去扶持下五等户,恰到好处即可。

若是一味扶持给予,将养出一帮懒惰的国民,若后世的希腊、西班牙、巴西等这些国家一般。

最新小说: 嫡女重归 万历小捕快 归藏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江边的月亮 九州立志传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穿越大唐当股东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