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 第三百五十七章华兴纺车案(六千字大章)

第三百五十七章华兴纺车案(六千字大章)(2 / 2)

“陛下一直以来都在投入大量的钱财到工事与创造上,华兴商社作为制造了蒸汽机车的商社,当为表率,而现在,朝中某些人为了一己私利,故作冤案,此事在民间已经造成恶劣影响。”

“你如何知道华兴商社是被冤枉的?”

“臣了解过整个案件的全过程,有诸多疑点,开封府草草结案,是对大宋律法的藐视,会让百姓对大宋律法失去敬畏,对陛下失去敬畏。”

赵桓盯着刘彦宗这只老狐狸,明明就是来打击政敌的,偏偏每次把自己搞得大公无私。

赵桓微笑道:“哦,你继续说。”

“现在民间都在猜测,华兴商社是因为抢了科学院的功劳,制造出了蒸汽机车,所以朝廷才出手,借机将蒸汽机车的专利收回,如此,以后民间谁还敢在去创造新的东西?”

“此事与陛下之愿相违背,臣才斗胆前来。”

赵桓站起来,给自己倒了一杯清酒,他白色的长衣在春风中飘舞着,颇有几分出尘之意。

可偏偏他蹙起眉头,却多了几分肃杀。

不管刘彦宗处于什么见不得人的目的,但他说的话,却是说到赵桓的心坎上去了。

老派利益集团对新生势力的打压很简单,因为某些人掌握了权力和资源。

他们只看重眼前自身的利益,而放弃宏观上的长远利益。

朝廷当为天下做表率耳,为大宋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正向的导向,而非是害怕,忌惮新生事物。

既然刘彦宗想管这件事,赵桓也正好让他掺和进来。

“刘御司说得有理。”赵桓坐在长亭的石凳上,“此事便交给刘御司去查一查。”

“为陛下分忧,是臣分内之事。”

打击政敌,从来都是刘彦宗想要做的。

刘彦宗走后,秦桧道:“陛下,开封府衙和商务司都只是在按照章程办事,真正有问题的是张清远,臣担心刘御司故意将此事闹大。”

“无妨,先让刘御司去查便是。”

“是。”

“那叶崇那边当如何处理,还请陛下明示。”

“先不用管叶崇,开封府衙不会拿叶崇怎么样,等刘彦宗将这事查出来后,朕会出面表态的。”

“是。”

秦桧只是暗暗心惊,皇帝已经登基第六年,他的手段越来越老辣。

他知道,朝中有人盯着叶崇,正在等叶崇背后的势力出来,在没有确定叶崇背后到底是谁之前,叶崇是不会有任何危险的。

毕竟,万一提到铁板上了,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何必去与为难一个商社的老板而犯这个险呢?

刘彦宗非常兴奋,他找到的第一个人就是张清远。

叶崇被关进开封府衙门的第三天,张清远在家里摆下了宴席。

前来张家祝贺的有朱家的家主朱青,潘家的家主潘启山,王家的家主王闻申,和柳家的柳维。

作为东京城背靠朝廷起家的新兴富商,这些人在朝廷里都是有关系的,也许东京城那些普通老百姓对张记布行与李氏布行一案并无关注,但这些人却是清楚得很。

那华兴纺车可不是一般之物,无论它是不是张家的,如今张家得到了那东西,以后这东京城乃至大宋的商界,都有他张清远一席之位。

这以后,大家自然都有合作的时候。

众人来到张家,也不提那华兴纺车之事,只是说一些客套和恭维的话,并送上贵重礼品。

这一日,张清远脸上的笑容合不上。

眼看张记布行此后迅速做大,而李氏布行已经关门大吉。

前段时间去李秋娥那里的那个张管家悄悄在张清远耳旁道:“老爷,我去瞧见了,那个李秋娥倒是生得标致,等这事过了,我就找人把李秋娥从开封府衙门的监狱里捞出来,献给老爷。”

张清远笑得别提有多开心。

外面的家丁突然小块进来,神色有些慌张:“老爷!老爷!”

“何事慌慌张张?”

张管家怒喝那个家丁:“没看到有贵客在吗?”

那家丁却更加慌乱:“外面……外面有人找老爷。”

“今天有贵客,不见,让他回吧。”

“可是……可是他们说是督察院的人!”

张清远面色一怔,陡然站起来:“你说什么!督察院!你是不是听错了?”

“千真万确,就是督察院的人,他们穿着官服。”

不待张清远说什么,已经有几个人大摇大摆走了进来,为首的是一个着黑色长服的女子,她神色肃冷:“谁是张清远?”

“你们……你们是谁,怎敢闯我家……”

“你就是张清远,我们是督察院督查卫,现在怀疑你跟一桩官员贪污案有关,麻烦跟我们回一趟督察院。”

张清远大骇,朱青更是神色陡变,潘启山和王闻申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诧和意图,柳维则第一个站起来,对张清远道:“张兄,在下家中忽有急事,不便打扰,就此告辞。”

其他人也都起身,不敢做片刻逗留。

那女子道:“诸位也都随本官一同回督察院喝杯茶吧。”

朱青大惊道:“上官,吾等只是路过,与张清远并无关系。”

“带走!”

……

朱青等人被带到了督察院,倒是很快被释放。

毕竟这些富商背后都是有人的,在督察院做了一些笔录后,也就没事了。

但张清远却不同,他被关进了一个小黑屋里。

之后,张清远就神志不清了,鬼知道他经历了什么。

第二日的早朝,等徐处仁汇报完了粮食和人口迁移,以及水泥路铺设等事,唐恪便开始颇为得意的将这段时间大宋商业的发展,以及第一季度可能收上来的税目全部都陈述出来。

听到唐恪说的那些数字,很多官员都很惊诧。

仅仅是第一个季度,朝廷的商税就可能会超过四千万贯!

靖康元年,一整年的商税,也就才六千万贯而已。

按照惯例,唐恪汇报完后,翰林院的石洵开始汇报学校的事情。

随后是枢密院关于军政的事情,又有中府关于战区的情况。

无疑,现在底气很硬的是政事堂,大宋的商贸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华时期。

当唐恪正得意洋洋的时候,刘彦宗出列道:“陛下,臣要弹劾参知政事、商部尚书唐恪,他借用职权,纵容部下,诬陷忠良!”

卧槽!刘彦宗你特么又抽什么风!老子最近好像没有惹你!

唐恪有些懵逼,心中怒火燃烧,脸上却是平静如水:“刘御司,你勿要胡言乱语,在陛下面前污蔑我!”

刘彦宗取出张清远的供状,呈递上去:“陛下,那张记布行的张清远已经招供,却是商虞司顾员外郎指使他,让他找人来做假证,诬陷华兴商社偷盗张记布行纺车,随即将华兴商社的纺车专利取消,张清远则将华兴纺车献给唐恪。”

唐恪一听,当场面色大变:“你胡言乱语!”

“唐相公,张清远可是亲口承认你召见了他,而且说这事是你一手策划的,便是为了将华兴商社登记的纺车专利据为己有。”

“一派胡言!我乃是大宋商部尚书,天子宰执大臣,怎会因区区纺车专利,与民间商人勾结,做败坏朝纲之事!刘彦宗,你如此诬陷我,是何居心!”

刘彦宗将那供状呈递给赵桓:“请陛下过目!”

赵桓接过供状,一目十行,面色当即变了:“岂有此理!”

唐恪吓得连忙跪在地上,倒不是他真的和张清远勾结了,而是这事有一半是真的,他的确是想让张清远将纺车的专利权给他。

当然,不是给他个人,而是挂在商部的名下。

这样,商部以后在大宋大肆推行这纺车,可以从民间收取不少专利费。

“陛下息怒,臣绝无与张清远勾结!”

权知开封府尹李道尘出列道:“启奏陛下,此案是臣受理,从多方人证物证来看,华兴纺车的确是从张记布行窃取而来。”

刘彦宗冷笑道:“但现在张清远自己也认罪了,那人证物证都是假的。”

李道尘说道:“刘御司,审查民事案,似乎并不在你的职权范围内,你越权了,并且用你那套言行逼供的方式去对待一个普通百姓,其心可诛!”

刘彦宗却正义凛然道:“我抓张清远,并非是追查张记布行与李氏布行案,而是查商虞司贪污案!”

“商虞司顾员外郎有张记布行十抽一的股份,李氏布行因得到华兴商社的帮助,最近在东京城风生水起,顾员外郎觉得李氏布行阻碍了他发财的道路,便和唐恪联合起来,打压华兴商社!此非民事案,而是官员案,事涉当朝宰执!”

“而你权知开封府尹,将此事办成了冤案,焉知你不是与顾永志一丘之貉?”

“刘御司,你说话要将证据!”

“证据此刻便在陛下手中,尔等为一己私利,勾结奸商,败坏超纲,还有脸立朝堂之上!”

最新小说: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归藏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穿越大唐当股东 嫡女重归 万历小捕快 九州立志传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江边的月亮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