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都市言情 > 星辰赋之宝莲灯 > 第三百九十八章 劝谏父皇

第三百九十八章 劝谏父皇(2 / 2)

扶苏见眼前的父皇执迷不悟,一双细狭长目怒不可遏地闪现着寒光,也只能勇敢地继续说出压在心头很久的一些话。

“父皇下令焚书,想那三坟、五典、索、九丘,还有《尚书》,这些先朝正典里记录的全是先人们开天辟地、筚路蓝缕的古昔历史,大禹、商汤、文王、武王、周公等名王圣者的治国思想和法度仪制。包括晋之《乘》,鲁之《春秋》,楚之《梼杌》,官方修史之外的民间史册,同样承载了天下四方其邦其人一路走来的过往烟云和经验教训。何辜之有?而必须付之一炬!《诗》不仅是先朝宣礼教化的工具,同样是反映先民衣食住行、思欲、文化、宗教、军事、政治等诸般面貌的集萃,我秦国的‘蒹葭’、‘无衣’、‘黄鸟’、‘终南’、‘小戎’,无一不朗朗上口,美轮美奂!又何必禁民传颂?纵然是诸子百家之说,不说是精彩纷呈,总有启迪智慧的借鉴之处。父皇先前也曾多番鄙视公孙鞅那些愚民弃智的邪说乱政,儿臣恳请父皇再行思量,下诏废除禁书废学的前令。”

“朕下令焚书,但未禁学。朕更没有说从此天下人都得无知无识。民间黎庶如果希望子弟接受教育,大可以像你弟弟胡亥这样,以吏者为师。”

眼见儿子扶苏的态度恳切又坚决,秦始皇按着性子听完,冷淡地回答了一句。

“可是父皇,律令仅仅是社会生活秩序的一面而已,世界还需要技术、工艺、人伦、礼仪、宗教、文学、艺术、娱乐,才能多姿多彩!就以传统的贵族教育而言,需要学习和通晓六艺。如果只有法令作为教育的内容,儿臣以为是过于单薄了!”扶苏据理力争。

儿子讲的样样在理,始皇帝难以强词反驳,保持沉默。

一旁的李斯和赵高也没人插话,因为这两位都是主张以严刑峻法来治理国家而鄙视儒学的。

“在儿臣看来,律令是国家运转不可或缺的基础!但它承载的任务要在确保底线不被强横不法之徒突破,对犯禁者予以有效的惩戒。其次,是引导人们致力于父皇、朝廷和官府希望黔首专注的方向。父皇纵然看不上儒生们极力崇尚的道德与仁治王道,认为相关主张大而无当或者说是虚浮而难以落实,但在底线的法令与高限的德治之间,原本也该存在更为丰富的秩序支撑。”

始皇帝像是在认真思考扶苏的这番话,李斯和赵高也有些惶恐不安,因为公子扶苏的见解很有道理。

只有胡亥,对父亲和长兄之间交谈的内容究竟意味着什么不是特别清楚。

“父皇请想想:当年我先祖文公,在周室平王东迁雒邑后,为招徕流亡终南山的周人遗民礼贤下士,才有了人们扶老携幼来归的德音孔昭。诗云:‘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君子至止,锦衣狐裘,颜如渥丹,其君也哉!终南何有?有纪有棠。君子至止,黻衣绣裳,佩玉将将,寿考不忘!’当世人投靠先君,后人将我文公热情颂扬……”扶苏提到了秦文公感化周人亡民来归的典故佳话。

“再说我先祖穆公,亡爱马于岐下却礼待食马的野人,不以畜而害人。后来我穆公与晋惠公战于韩原,危难之际,得三百野人决死杀散围困的晋人将士,以报答我先祖包容其食马之恩德,才有了擒获晋侯,大胜晋人,告捷献俘太庙的结果。”

公子扶苏又提到了秦国历史上另一桩仁者无敌的典故,秦始皇的眼皮这时似乎在突突地不停跳。

“而父皇您,今之天下黔首稍有过愆,必以重法绳。儿臣唯恐天下不安,恳请父皇省察……”

“够啦!”秦始皇一声怒喝,终于按捺不住发作了。

“你的意思,朕是个暴君独夫啦!是悖逆列祖列宗的不肖子孙?!身为人子臣下,竟敢当众对君父如此无礼!”

始皇帝双眸喷火,声嘶力竭面容变形,冷酷的声音听上去如豺狼咆哮。

“儿臣不敢……”扶苏直感到心头一阵凉意,父皇根本还是听不进去……

秦始皇似乎也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缓了缓,说道:“蒙恬将军如今在上郡主持北疆军务,朕命你即日前往彼处,代表朕驻跸监军。”

扶苏愣了下反应过来,恭顺道:“儿臣遵旨!”

始皇帝嬴政和公子扶苏都没有想到:一场原本可以是父子之间的倾心相谈,竟成了从此永诀前的最后一面!

……

最新小说: 横推名门正派,我的修为无限暴涨 长生:从修无情道开始 被天道选中成为接盘侠 大雍武神 剑道魔神 短视频通洪荒,洪荒人物全破防 崩铁:我在列车开小卖部 高武:唯一玩家,别人修行我氪命 重生末世,看我如何挑翻万族 盘点修仙体系,海神不如八珍鸡?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