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覆清1796 > 第二百八十六章 海战结束

第二百八十六章 海战结束(2 / 2)

但是成建制的,有独立管辖的,就只有广东水师和福建水师。

黎汉明所说的长江水师,就包括了湖广、两江和浙江等地的清军水师力量。

清朝水师只是在前期,对付东南沿海的反清复明的势力,以及收复胎湾时有了比较大的发展。

可是之后清政府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严禁私人出海,海军和水师得不到发展,在加上清朝初期后,天下承平已久,沿海基本没有什么外敌侵扰。

如今“天朝”的水师的任务就是近海巡视,守卫海岸,缉拿海盗等,而且主要驻守在沿岸的炮台和城寨中,而不是在船上。

如今随着福建水师的覆灭,满清已经拿不出成建制的水师力量了。

从顾德全手中接过战报再次看了看后,黎汉明才开口道:“现在我们在东山岛外海一战中以及在澎湖那里俘获的赶缯船、艍船和同安梭船等大大小小的船只近两百余艘,加上原本在广东缴获的和蔡牵、郑一他们投靠来的大小战船,我们的水师力量壮大了不少啊。”

战船和武器无疑是水师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朝旧式水师所用战船种类较多,主要有鸟船、赶缯船、艍船、米艇、同安梭船、大横洋梭等。

赶缯船,清朝前期和中期水师的主力战船之一,原是福建浙江一带的商船,被清朝水师改用做战船。

艍船,也是清朝前期和中期水师的主力战船之一,船体较小,原是福建浙江一带的运输船,被清朝水师改用做战船。

赶缯船、艍船性能较差,难以担当起海防重任,是以到乾隆晚期东南沿海的海盗越来越猖獗时,清朝水师是屡战屡败。

广东的官员们痛定思痛,决定改进战船,于是一种性能优于赶缯船和艍船的船只进入了水师序列,那就是米艇。

米艇原是民用运输船,以航速快、船体坚固出名,在被仿制为战船之前,民用米艇就已经屡因性能优异而被清朝水师租用,用于打击海盗了。

“是啊!”说起这个,顾德全也是很高兴:“我们水师在外海的实力可谓是从一穷二白到一夜暴富,不说其他的,光是从安南水师那里抢来的各种战场便有千余艘,又从投靠来的各大海盗势力中选购了千余艘,加上后续的缴获,如今我们水师的战船大大小小的加起来已经突破了三千艘了。”

看上去虽然很多,但黎汉明知道,里面真正算得上战舰的恐怕也就百十艘。

因为如今不管是海盗也好还是清朝水师也罢,船舰虽然也多,但是船小,清朝如今最大的战船,都不及英军等级外的军舰,而且安装的火炮数量也少。

事实上,清朝中期的船,不说与当时突飞猛进的西方船相比,就是与明朝时期的船相比,也都处于退步状态。

当然了,清军也有红单船、沙船、福船等大型战船,但那只在前期有大量装备,在收复胎湾后,大型战船便被满清逐步淘汰了,如今剩下的也不多,基本都是用来作为旗舰在用。

为什么清朝船小呢?是因为清朝政府规定了战船的样式、大小以及修造军费,这样就自我限制了战船的发展,没有钱去建造更好更大的战船,也没有钱去维护太大的船只。

为了保持水师战船对民船或者商船的某种优势,清朝又反过来规定民船的大小尺寸,限定民船出海时火器等数量。这么一个循环,严重滞碍了中国造船业的发展。

要不是蔡牵郑一等人贡献的几艘旗舰船,加上从安南抢来的几十艘安南水师主力战舰,如今讨虏军海军的战船恐怕也拿不出手。

这也是黎汉明为何一定要把改进的火箭炮装上战船的原因,说白了就是在战船有限的空间里堆积更多更强的武器来增加战舰的实力。

如果按照风帆战舰的分级来划分的话,如今讨虏军海军的战船最大的估计也就能十余艘达到三级战列舰的地步,其他百余艘只算得上是五六级的巡洋舰,更多的却是排不上号的战船。

当然了,讨虏军海军如今的实力在东亚地区只要不是和洋人大规模的海战,基本已是无敌的了。

加上如今黎汉明最需要的是用来运送兵力和补给的运输船,赶缯船、艍船、同安梭船等这些船只暂时也就足够了。

不过,海军的建设必须得加快了,不然要是英国头铁来犯,讨虏军海军要么放弃海战,要么就只能以船海战术用数量去拼胜利了。

想到这儿,黎汉明不由得问道:“几个造船厂的建设怎么样了?”

顾德全闻言想了想后回道:“回大帅,重庆、钦州和广州、澳门造船厂已经开始按照大帅您给的图纸在开始建造船只了,最迟年底就能先后下水第一批我们自己的战船,汉阳、揭阳造船厂还在建设中,开始建造船只估计还得等一两个月,按照计划,接下来漳州、泉州造船厂会马上招募工匠开启造船任务,等福州打下来后,福州造船厂也会立马开始建造战船。”

“不过当前的困境是,除了钦州、重庆、汉阳和澳门几个造船厂外,其他造船厂都将面临木料不够的情况。”

黎汉明闻言点了点头,造船不是上下嘴巴一碰就能建造出来的,其中木材阴干就是一个难点,如果自然阴干,则至少需要三年。

就算黎汉明拿出了地坑烘干技术,木材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能烘干的。

重庆、钦州以及汉阳等地那是用的大山里的存货,澳门那里则是原本就有固定的木材供应渠道,但规模也不能太大。

至于其他地方,虽然原本的民用造船厂里有一些木材,但如果规模扩大改成军用后,就只是杯水车薪了。

当然了,也不是没有解决办法,只要把长江航道打通,四川、贵州以及秦岭等地已经阴干的木材便可顺江而下,补给沿海几大造船厂。

想到这儿,黎汉明叹了一口气后说道:“木料的事情急也没有办法,先将就着用吧,等大军攻克江宁,长江水道贯通后就会有了。”

还有一点黎汉明没有说,再等一两年,就算威尔逊.杰卡斯没有带回蒸汽机,遵义复兴大学里的蒸汽机研究应该也有结果了,到了那时,木制战船就会慢慢的逐步退出舞台了。

顿了顿,黎汉明接着道:“军师,你对朱一二准备用计登陆胎湾这个计谋怎么看?能不能行得通?”

朱一二在先后接到海战大胜和澎湖被兵不血刃的拿下的消息后,便心生一计,打算以瞒天过海之计,装成败退的清军去偷,去骗,去不费什么代价就拿下胎湾。

顾德全闻言看着地图推演了一番后,随即点了点头回道:“回大帅,我以为此计可行,胎湾岛孤悬海外,消息肯定没那么灵通,加上我军的特意封锁,清军福建水师兵败和澎湖投降的消息他们必然不得而知,如此,只要朱一二指挥得当,不说兵不血刃,但轻松登岛还是没问题的。”

黎汉明闻言点了点头,他之所以看重这个计划,那是因为这时候的福建水师胎湾协清军的战斗力还是很不错的。

毕竟自康熙年收复胎湾起,从朱一贵到林爽文,胎湾百姓的反抗就没停过,全福建经常打仗的地方,恐怕也就是胎湾了。

而且胎湾近海水文条件复杂,哪怕就是现在已经是风帆战列舰的鼎盛时期,想轻易突破鹿耳门等天险还是不容易的,除非有能抗揍和不依赖风力的铁甲蒸汽舰。

并且满清在胎湾岛上的兵力不止有水师的胎湾协,还有福建陆路绿营的胎湾镇,以及福宁镇一万多清军的增援。

讨虏军虽然不怕,但能最小的代价拿下,那无疑是最佳选择。

而就在南昌的黎汉明和顾德全在讨论朱一二定下的计谋的可行性时,远在澎湖岛上的朱一二正在劝说一众清军降将........

最新小说: 穿越大唐当股东 嫡女重归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九州立志传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归藏 万历小捕快 江边的月亮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