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1 / 2)

第61章

梅庄毅原本以为韩进还要推辞几句,哪知韩进却道:“也没多久,就是你总对我说你外甥女有多么多么的好,然后有次在镇上碰到了。”

韩进自然不会傻得说自己早就对卢娇月心怀不轨了。

梅庄毅当即就愣住了,紧接着跳脚道:“不行不行,你这么老,我家月儿今年才十五。

你这么黑,我家月儿那么白。

你这人坏得冒水儿,我家月儿单纯得像张白纸。

还有你家那群人跟饿狼似的,我家月儿才应付不了……”

他做了一系列的比较,这些对比让韩进的脸越来越黑。

本打算让他说几句,好发泄发泄心中的郁郁之气,毕竟就算换成他恐怕一时也接受不了。

可此时这种想法却没有了,韩进挑了挑眉:“你之前不是说,若我看中了哪家姑娘,你抢都要帮我抢过来?”

梅庄毅一窒,道:“唯独月儿不行。”

“为什么不行?”

“反正就是不行!”

“我为人不坏,又能养家,你对我知根知底,还有什么好不放心的?

难道要把你的宝贝外甥女嫁给一户不熟悉的人家去?

你可别忘了,若不是卢家老头偏心,还有卢家大房那媳妇是个心思不纯的,这回嫁去杜家的可就是月儿了。”

梅庄毅回来后,便从韩进嘴里得知了关于卢娇月婚事上的波折,以及杜家的一些事。

他一再庆幸天公疼好人,若不然嫁进杜家那个狼窟的,就成他的外甥女了,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此时听好友这么说,梅庄毅静下心来一想,似乎也挺有道理。

首先,他对他够了解,韩进不贪财好色,这么多年来也没见他和哪个女人有什么牵扯。

除了年纪大点,名声差点,家里不清净点儿,似乎也没什么不好的地方。

年纪大就且暂且不提,梅庄毅也曾饱受名声坏之苦,自然明白很多事情都是以讹传讹,关键还得看人可靠不可靠。

这么一看,也就只剩他家里那边了。

“你家那群恶狼,我可不放心我月儿嫁过去,你都被逼得不回家了,我月儿真嫁过去还不被生吞活剥了。”

韩进道:“这事我考虑过,成亲后,我没打算回韩家庄住。”

“在县里?”

韩进沉吟了一下,“她愿意到哪儿,就到哪儿,我是无所谓。”

“你摆得平你娘?

她若是希望有儿媳妇服侍呢?”

韩进挑了挑眉:“你觉得我是那种盲目顺从之人,而且我娘不缺月儿这一个儿媳妇。”

说到这里,他讥讽地勾了勾唇。

“那你的户籍怎么办?

你别看你现在没成亲,户籍在哪儿无所谓,可若是你成亲了,户籍还放在韩家,你觉得你不在韩家庄落户可以?”

梅庄毅一针见血道。

这倒是个问题,其实这个问题也一直搁在韩进心中。

“所以我需要一笔银子,一笔足够越过韩家庄那群人,将户籍迁出来的银子。”

这些年来,他不是没想过把户籍迁出韩家庄的事。

一来是他娘不愿,二来也是因为迁户籍并不算是一件小事。

其实若是普通人,只要户主放人,有地方接受,迁户籍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情。

关键韩家那边不放他,而韩家庄的里正又是他那便宜继父的堂兄,村里的户籍都是里正管着的,所以想办成这事是难之又难。

现如今唯一之计,就是越过韩家庄那些人,找一个能办成这事的主儿,让人帮他把户籍迁出韩家庄。

凌驾在里正之上,能管户籍的,自然是县衙这边。

可惜万年县的县令是个无钱也要刮三层地皮的主儿,没银子可打不通其中的关卡。

梅庄毅默然。

须臾,他叹了一口气:“咱们的力量还是太小了些。”

“那你是同意我和月儿的事了?”

梅庄毅翻他一眼,“我不同意能行吗?

姑娘家的都外向,你都勾着她让我那么胆小的月儿,罔顾自己名声跑到这种地方来看你了,我不同意能行?”

紧接着,他眯了眯眼:“难道你不想负责?”

韩进赶忙求饶:“乐意之至。”

梅庄毅哼了一声,“便宜你了!”

静了片刻,他幸灾乐祸笑道:“我大姐那边你准备怎么去说?

你别看我大姐平时挺和善的,可关键时候你就能体会出她的执拗了。

且这么一来,你不就成我外甥女婿了?”

韩进脸一黑,“滚!”

梅庄毅逗他:“来,外甥女婿,叫声舅舅来听。”

韩进懒得理他,直接撂下还有事的话,人便走了。

腊月二十九这日,按着大溪村这边的习惯,是要蒸馒头的。

面昨儿就发好了,梅氏带着卢娇月在灶房里忙着,今天不光要蒸馒头,还有各种馅儿的包子。

这个活计可不轻松,所以一大早两人就开始忙了。

“二嫂,在忙啊。”

乔氏站在灶房门口打着招呼。

梅氏点点头,“他三婶来有事儿?”

乔氏道:“这不大哥来叫咱们年三十那日回家吃团年饭吗,我就想着咱们毕竟分家了,应该要给那边送年礼,所以就过来想跟你商量商量,看给送什么样的年礼。”

梅氏这两日也在想这事儿,听乔氏这么说,她沉吟了一下,道:“按村里的规矩,一般分了家的送年礼,也不过就是两斤肉一斤酒,咱家准备照着规矩办,也让别人没什么可挑的。”

乔氏虽有些心疼两斤肉,到底今年家里也杀猪了,不缺那点儿东西,礼数尽到,也免得被人指摘,遂点点头道:“行,那咱家也照着这么办。”

说完,乔氏便准备走了。

梅氏留她:“中午在家吃饭。”

“不了,家里还忙着呢。”

后半响的时候,梅氏便让卢明海将给上房那边的年礼,送了过去。

到了三十这一日,白日里与往日并没有什么分别,甚至村里有那家里活儿没干完的人家,还忙着干活儿。

乡下的规矩,三十这一日也就算了,过了子时,就是新的一年。

一直到十五之前,家中除了一日三餐外,都是不干活的。

当然还有一些什么不能动针线,不能扫地的规矩,在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

到了后半响,二房一家子去了大房那边。

既然分家了,来者就是客,所以梅氏和乔氏是不用干活的,就胡氏和小胡氏在灶房里忙,二房三房两房人只用等着吃就好了。

待饭做好,此时外面天也已经黑了,隐隐约约能听到村里四处有爆竹响声。

吃团年饭前是要先祭祖的,待祖宗们吃过了,晚辈们才能吃。

祭完祖,出去扔了一串儿点燃的鞭炮,便开始吃团年饭。

席开两桌,与往日没分家之前一样。

坐在首位的卢老汉,看着下面儿孙满堂,不禁露出了一抹笑容,老眼也湿润起来。

人年纪大了,总是容易伤怀,尤其这大半年来,卢老汉觉得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差,想得也就越来越多了。

“望我们一家人和和美美,来年的日子蒸蒸日上,越过越好。”

卢老汉简单地说了两句,便率先拿起筷子,见他动筷子了,下面一众小辈才动筷子。

饭桌上很安静,大抵是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吧,尤其这近半年里,二房三房都和大房闹过不止一次矛盾,如今也就只剩下了一点面子情。

吃罢饭,卢老汉留着三个儿子说话,梅氏则是带着几个孩子回家去了。

过了一会儿,卢明海才回来。

梅氏问道:“你爹找你们说啥了?”

卢老汉可不是无缘无故就想找儿子叙旧的人。

卢明海顿了一下,道:“其实也没啥,就是爹似乎有些后悔分家了。”

梅氏才不想去戳破男人善意的谎言,恐怕不是似乎,而是真的。

且绝不止这么简单,卢老汉肯定是当着几个儿子面,说了让他们回去的话。

大抵是碍着各房都有自己的心思,所以没成。

诚如梅氏所想,确实如此,首先三房人就不同意,二房自然也不会同意了。

另外,大房那边估计也是不乐意的。

分了家就是自己当家,再合在一起过,指不定当家的权利就被老两口收回去。

现如今也就只有卢老汉才不明白这些,可能他也明白,只是揣着明白当糊涂。

“好了,不说这,大过年的说这个太扫兴了。”

年三十这日是有守夜的规矩,二房一家人坐在一起说话,倒也好打发时间。

只是五郎年纪小,容易困,半途中就睡着了。

终于熬到子时,大家各自回屋歇息。

正月初一这一日,按照惯例是不走亲戚的,顶多就是同村之间遇见了,互相道一个新年大喜。

一般大人们都不会出门,只有小孩儿们三五成一群,挨家挨户给人拜年。

当然这年也不是白拜的,家家户户都会提前准备一些炒豆子炒瓜子之类的零嘴儿,见有孩子上门拜年,给人抓上一把。

所以每个出门拜年的小孩儿,手里都会提一个小布兜,边走边吃,吃不完装着,别提多开心了。

小时候,卢娇月也曾这样过,只是如今二房这边也就只有五郎有这种资格了。

过了十岁的孩子,一般人家都不会让自家孩子再这样。

一来十岁以后,就是大人了,二来也是怕人说道。

早早的,五郎就提着一个卢娇月专门给他缝的小布兜,去找小伙伴们集合。

二房两口子和卢娇月等人则是留在家里,大门敞着,等待有小孩子来自家拜年。

不多时,就有一群小孩子进来了,嘴里或是叫着海爷爷海奶奶,或是叫着叔叔婶婶,姐姐哥哥什么的新年好。

梅氏和卢娇月笑眯眯的,从桌上摆放的盘子中,抓起一把把炒豆子、炒瓜子,往他们小布兜里装,把孩子们乐得小脸儿泛红。

一波又一波,直到接近中午的时候,才渐渐没人来了。

“估计你弟弟今天又会丰收不少。”

梅氏笑着和女儿说。

正说着,五郎回来了。

最新小说: 综武:从北凉世子开始镇压天下 山村小刁民 吃下热热果实,我的火遁强无敌 原神,聊天群忽悠蓝染当义父! 穿越成西娅的我绝不堕落 奥特原初之光在线卖光 崩铁:流萤社死二创,众人乐疯了 实力主义至上教室的随性者 歌手:求我救场,又说我是假唱? 崩铁:盘点曝光众马甲,流萤麻了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