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都市言情 > 诡三国 > 第3190章矮人看戏何曾见

第3190章矮人看戏何曾见(2 / 2)

如果曹洪对待伤兵的态度稍微好一些,或者不仅仅是曹洪一个人,而是整个曹军对待伤兵的制度能更好一些,那么现在敢于站出来的人肯定会有,而且还会不少。

这就是民众的心理,很浅白的反应。

这种事情,可不是临时想要就能有的。

『拒马!谁去取拒马来啊!』

抵挡骑兵,当然是拒马最好用,可是谁都在责怪旁人没有去取拒马。

『该死!谁去撞他们马!砍他们的马腿!』

只要伤了战马,自然就也能让骠骑骑兵立刻损失大多数的战力,减少威胁,可是依旧没有人会去。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个道理谁都懂。

可是如果将这句话的『兵』字,换成了『士』呢?

在纷乱的呼喝之声当中,骠骑骑兵娴熟的控制着战马,从营地当中帐篷的缝隙当中穿插奔驰,不断的往营地中间推进,将混乱扩展到整个的营地。

在司马懿的指挥之下,骠骑骑兵并没有过多的理会那些手足无措的曹军兵卒,而是朝着那些试图集结反抗之处冲击,以正面吸引侧面袭击的方式减少自身的损伤,扩大对方的恐慌。

在曹军兵卒认为是骠骑骑兵无意义的呼喝声当中,其实代表着不同的含义。骠骑骑兵不会一味的朝着步卒正面冲撞,因为那已经是被多次证明会有一定的损耗的行为,而从步卒阵列的侧翼或是背后冲击,就自然而然的会更加容易,并且往往不会有什么自身的损伤。

而且试图集结的步卒战阵一旦被从侧翼或是后方冲击散乱的话,对方也会在心理上产生出没有任何地方是安全的感觉,然后即便是后续有机会集结第二次,也没有人愿意听号令了……

战马在地上刨着雪和土,刀枪上跳跃着血和肉。

『跶跶跶跶……』

『噗嗤……』

『顶住啊!』

『火!谁去救火!』

纷乱的声响之中,曹军大营混乱不堪。

……

……

习惯,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东西。

习惯一旦真正被养成,不论好坏,都不太容易改变。

其实很多人都知道有些习惯好,有些习惯不好,但是知道归知道,想要改变的话……

习惯就会暴怒起来,对着想要将其改变的人一顿拳打脚踢。

曹军也有曹军的习惯。

曹洪的前锋抵达了蒲坂县。

风雪之中赶路,即便是曹军之中多年征战的老兵,也不好受。

他们即便是冀州人,也不是都习惯于这种冰冷的天气。

小雪纷飞,天寒如冰。

兵卒人马在行军当中吐出的烟气,都沾染在了口鼻胡须上。

他们没有配备遮挡口鼻所用的布纱。

因为他们没有这样的习惯。

绢布细纱,那是高级将领,军校士官才能拥有的东西,不属于普通的曹军兵卒。

所以他们因此而感受到了辛苦,甚至是痛苦的时候,怎么办?

再忍一忍。

这也是他们的习惯。

如果忍不了了,最后死了,不管是挣扎着去死,还是默默的死去了,也不会有太多人的关注,更不会留存在他们的记忆里面。

他们会很快的将那个死去的人在脑海里面删除……

这,同样也是他们的习惯。

这些习惯,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还会让他们感觉到不那么痛苦。

人性的本能是趋利的,这种趋利,未必全数都是『舒服』。

因为这『利』是相对而言的,100块钱比起10块钱来说,就是『利』,同样的,3级的疼痛相对10级的疼痛,也可以是一种『利』。

这些曹军的习惯,都有他们形成的道理,也是曹军在中原地区能够获胜的基础。

他们人多,部队轮换折损一直都很大,所以谁都记不住谁。

就像是张熹的败落和死亡,即便是曹洪一再强调和鼓舞,想要激发出兵卒的复仇之气,可是并没有多少的作用。

因为除了一部分的曹军精锐核心私兵之外,其他大部分的兵卒都没有什么复仇的概念的……

否则徐州的仇怎么算?

青州的呢?

冀州,荆州?

真要是什么都说复仇,那可真就是没完没了。

即便是不论地域,只是论及友情,张熹同样也不是所有人的朋友。

至于战友情……

如果有新兵入伍的过程,然后和一群同乡的新兵,在白天黑夜里面摸爬滚打,那么就是有战友之情的。

可惜曹军没有。

冀州兵是降兵,袁绍抓来的。

青州兵是黄巾贼,为了口饭吃。

豫州兵则是征募的,就图着赏金。

如果有在作战之中奋勇向前,获得了功勋得到了晋升,看着新兵们崇拜又害怕的眼神,第一次感觉自己在军伍之中能实现自我的时候,那么也是会有战友情的。

可惜曹军依旧没有。

想要晋升,要有关系。

没有关系,要有金银。

若是连金银都没有,那么怎么才能表示自己要上进的?要怎么表现自己的诚心?要怎么体现是要向曹丞相靠拢?

打仗他们是不怕的,在中平之后,挣扎着活到现在,谁没经历过几场战乱厮杀?

可他们没有未来。

就算是他们多么努力的搏杀,也依旧是外人。

曹军之中,中领军中护军是一个圈子,在这个圈子之外的,都是外人。

所以,当张熹死了的时候,曹洪大喊着复仇,其他兵卒也就是在嘴皮上喊喊而已。

大部分的曹军兵卒对于曹军,甚至是对于大汉都没有什么归属感,更谈不上为曹军之中的某个人,或是某个部分,而产生出『复仇』这么强烈的情感来……

之所以曹军上下还依旧维持着上下级的统治,兵卒还能听从号令,严格说起来并不是曹军军纪,亦或是管理有多么好,而是一种习惯,一种多年而形成的习惯。

对于战争,他们更多是处于麻木的状态,没有想法,也不会去多想。

之前他们听从号令去打陶谦,打袁术,打袁绍……

现在他们也同样听从号令来打斐潜。

至于为什么,他们不懂。

蒲坂县城不大,如果不是蒲坂津的缘故,这里说不得连个村庄都嫌荒凉。

曹军到了蒲坂县城之外,就立刻开始修建土木工程,搭建营地。

这是他们的本行,也是曹军拿手的好戏。

他们习惯这么做。

他们在历史上也都是这么处理的……

在历史上,曹军野战中是打不过全盛状态的西凉军的,这毫无疑问。就连阿瞒自己也是这么很坦白的说的,也是这么指挥的,他不和西凉骑兵正面交战,但是西凉军因为纪律性等种种先天缺陷,完全拿阿瞒的野战工事没办法,这也是事实。所以老曹同学在结硬寨的情况下,就敢于在西凉军眼皮底下不断挪动营寨,从潼关到渭口,从渭口到渭南,玩固守却没有失去机动性,这是历史上曹操最后战胜了西凉骑兵的根本原因。

因此,曹军也不可能在当下就舍弃了他们擅长的项目,和骠骑军打游击战。他们从潼关开始,一步一个营寨的往前推进,从中条山一路推到了蒲坂县城,也是他们的习惯。

可是,在进入河东之后,他们就发现,他们的习惯,渐渐的不好用了……

最新小说: 既然穿越就别再低调 我,镇压万千神魔 玄幻:荒古圣体,拜师金灵圣母! 御兽:多子多福,打造神话军团 神诡复苏:我从诡村开始进化 全职业元素使徒 穿越之无限次重生 全民魔域:开局逆天幸运,无敌了 洪荒:我的笔友是千古大帝! 无尽监狱:给我跪下,我才是王!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