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老师之意(2 / 2)

之前一篇《短歌行》,能招揽来的士人不多。

娶了甄姜的战略意义,是能得到足够的物资、钱饷等,便于扩充军队,利于前期发展。

娶了蔡琰,也有战略意义。

但这种意义是无形的,没有甄氏那么明显。

蔡邕在士人当中的影响力,不可估量,董卓想拉拢蔡邕,后来得到蔡邕的示好,沾沾自喜,目的正是想通过蔡邕,得到士人的认同。

杨昭和蔡邕成为一家人,能为将来拉拢士人做准备,以后少不了士人的支持,部下各种官员,不能只有武将,但是他们现在还没把关系公开。

暂时还不是公开的时机,蔡邕也是这么想。

郑玄也是名士大儒,如果能得到他的认同,再加上卢植弟子的身份,可以再招揽一批士人。

杨昭的心思,落在郑玄身上。

“我已想好,不再出仕。”

郑玄没有拒绝,也没有马上答应,又道:“如果其他人这么说,我可能直接拒绝,但明光的邀请,我想好好考虑,如何?”

杨昭道:“多谢师叔!”

来了一趟涿县,虽然无法让卢植辅助自己,但认识了郑玄,这个有可能被拉拢的名士,收获还是有的。

下午时分。

卢植把杨昭,喊到书房里。

“你以后想做什么,怎么做,要自己想清楚,我帮不了你什么,也不会给你太多的意见。”卢植叮嘱道。

杨昭还以为,以老师忠君爱国的性格,猜到自己某些想法后,大发雷霆。

但是并没有。

他心里一暖,点头道:“我明白,老师为的是大汉,忠的是君,不过我为的是人民,天下百姓,我出身贫寒,很清楚天下百姓想要的是什么。”

卢植沉默,但认同杨昭此话。

杨昭又道:“荀子曾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孟子也曾说过,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这么说,意思很明显。

大汉不得民心了,起义四起,最终会被民覆灭。

杨昭出身贫寒,代表的是民。

“也许你是对的!”

卢植不想争辩这些,又道:“这边的事情结束了,你尽快回去成亲,别让昭姬等太久,成亲之后,你才能放心地平天下,将来有了孩子,我再去见你,不过到了那天,你应该不在北海了。”

不在北海,就是扩展地盘了。

“多谢老师!”

杨昭感激道。

第二天。

杨昭没有再留在涿县,正如卢植说的,尽快回去成亲,然后好好地平定天下。

别了卢植和刘备,杨昭也不让他们送,只带上卢毓一人,走出涿县城门,再和城外的龙虎二卫回合,正准备回去北海。

此时,一阵马蹄声,从北边传来。

杨昭抬头看去,只见公孙瓒带了一百多骑兵,冲向涿县,这不是来攻打涿县,因为一百多人,还不可能拿下一个涿县。

应该是来拜访卢植。

不过杨昭的目光,越过公孙瓒,落在其身后,一个骑白马,着银甲,持银枪的男人身上。

赵云,赵子龙!

最新小说: 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大秦仙医 大唐天将军 我教学生修仙,真是为了考清华 谍战:开局和郑耀先结拜,我成了军统七哥!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光宗耀明 天下长宁 首辅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