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晋末长剑 > 第九十二章 司空最后的下落(给盟主高冷鸟加更)

第九十二章 司空最后的下落(给盟主高冷鸟加更)(2 / 2)

被司马颖征辟后,不以官事为意,逍遥终岁,其实就是白拿工资混日子。

司马颖以其为名士,“惜而不责”,非常宽容。

崔旷是参军,博陵人,曾力劝司马颖发动荡阴之战,甚得信任。

比起主公,幕僚们的士气尚可,毕竟他们没有性命之忧,甚至可以转仕他府,总能有官做。

“顾彦先呢?”一阵寒风吹来,司马颖打了个冷战,转头问道。

“在侍奉天子。”卢志闷声闷气地回了一句。

司马颖凝视着这个曾经最信任的幕僚,知道他心中有气,良久之后,摇了摇头,道:“要不要派他去洛阳?”

顾彦先就是顾荣,吴人。

曾仕司马伦之子、大将军司马虔府,担任长史。

司马伦败后,转仕司马冏府,任主簿。

司马冏败后,转仕司马乂府,任长史。

司马乂败后,转仕司马颖府,任丞相从事中郎。

荡阴战后,天子至邺城,司马颖派顾荣陪着,于是兼领了个侍中的职务——他和卢志一样,既有幕职,又有官职。

最近,邺城有人提议与司马越讲和,并将天子送还洛阳。司马颖有些心动,打算派顾荣来办这事。

至于为何这般,就不得不说瞬息万变的河北战局了。

邵勋在洛阳和上官巳、张方斗得不可开交,荡阴获胜后的司马颖,也并不轻松,因为并州、幽州兵过来了。

双方多次交锋,邺师败多胜少,损失惨重。

尤其是最近在平棘的战事,石超一下子葬送了万余人,以至于王浚的斥候游骑都跑到邺城附近刺探军情了。

消息一传出,邺中大恐。

很多幕僚、官员逃走,因为他们听说王浚帐下的鲜卑骑兵四处烧杀抢掠,担心遭殃,故举家出逃。

至于邺城官民为何这么没信心,主要原因还是兵少。

荡阴之战,邺兵并不是没有损失。尤其是攻打洛阳中军的那两天,死伤枕籍,前后损失了一万多人。

这次在北边被司马腾、王浚零敲碎打,又损兵万余。

平棘之战后,邺城兵马已不足两万,难以应付并州、幽州两方面的夹攻。更别说,青州方向也可能出兵了。

司马越的党羽,委实太多了一些。

荡阴一战,他从河南召集了一大堆杂兵,溃散之后,司马腾、王浚、司马略还虎视眈眈。如果他们再败,司马颖怀疑这厮还能说动许昌都督司马虓、宛城都督司马释等人再行出师,简直怎么打都打不完。

司马颖不知道自己输在了哪里,可能要怪父祖吧,他们这一支的人丁怎么这么少?

“太弟,天子还都之事,宜速行。”卢志劝道:“天下方伯闻之,或会熄了出兵念头。”

“太弟,请奉天子还都。”王澄也劝道。

“太弟,一时送还天子罢了。度过难关后,还可以再让天子巡狩河北。”崔旷说道。

幕僚们的意见整体还是一致的。

在战局日益不利的情况下,再把天子捏在手中,坏处甚多。

该利用的价值,已经利用得差不多了。

天子刚刚下诏,废太子司马覃、皇后羊献容,令囚于金墉城。

诏书将不日抵达洛阳,届时司马颖还是皇太弟,大晋唯一储君。或可以此名义,徐徐图之。

当然,天子还都之后,又会落于司马越一系之手,届时会不会复立太子、皇后,就很难说了。

但眼下确实没法子。

奉天子还都,其实是邺府释放善意的表现。

如果不行,卢志建议司马颖以皇太弟的身份,表荐司马越为太傅。

说白了,就是求和——司马越败着败着,眼看就要赢了。世事之离奇,莫过于此。

“张方号为宿将,却连洛阳都拿不下来。”司马颖没有正面回答卢志的话,说起了洛阳局势。

若洛阳在张方手里,事情就好办多了。

“张方只有二万兵,强攻难以奏效。”卢志说道:“太弟,莫要将希望寄托于彼辈了。王衍天下名士,糜晃老成持重,又有勇将邵勋冲锋陷阵,洛阳只要没有内乱,很难落于张方之手。”

“唉!”司马颖以拳击掌,非常懊恼,片刻后,道:“让刘元海回去吧,速速整备,发五部之兵助我。”

“诺。”卢志应道。

事已至此,每一分力量都要用起来。

匈奴五部出兵后,至少可以牵制下司马腾,让邺城能集中精力对付王浚。

邺城还有两万兵,是生是死,全看这一战了。

最新小说: 抗战从团长开始 光宗耀明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谍战:开局和郑耀先结拜,我成了军统七哥! 我教学生修仙,真是为了考清华 大唐天将军 大秦仙医 我裂土封王,你才瞧得上? 官府强制我成婚,反手白捡绝色双胞胎 首辅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