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初唐小闲人 > 第140章 不识趣的帝王

第140章 不识趣的帝王(2 / 2)

这就是美食的力量。

吃饱了肚子,李让倒了一杯酒,慢条斯理的喝着,顺便和李世民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

正厅之中,此起彼伏的打嗝声不绝于耳。

很难想象,对于这些每天饮食都会有专人把控的权贵来说,竟然也会有吃撑的一天。

果然,口腹之欲是每个人都难以逃离的桎梏。

程咬金吃饱了肚子,用案几上配备的牙签剔着牙,大声说道:“这是俺老程第一次觉得菜比酒香,今日才发现,俺老程以前吃的那就是猪食啊,府中那些厨子,真该杀来祭天。”

此言一出,顿时引得众人纷纷附和。

唯有唐俭笑而不语。

因为他府中的厨子经过调教之后,早就已经成为了大师。

菜过五味,酒还未过三巡,见大多数人都吃饱了,李让起身举杯,笑道:“小子非常感激诸位叔伯今日能够来到寒舍为小子捧场,说起来,小子方才都光顾着吃了,还未曾向长辈们敬酒,还请原谅则个。”

直白的话术,亲切的语气,永远是最能拉近关系的社交利器。

况且满堂宾客都是大佬,不知道听过多少客套话,此时骤然听见这么亲切的话,只觉得有趣得紧。

所以他们也不介意其中的失礼之处,纷纷举起酒杯祝贺。

不过,这样的话必须得李让这样的身份的人来说。

要是换个白身,那就不是亲切,而是不知上下尊卑了。

见众人有所回应,李让淡笑道:“诸位叔伯,请酒。”

“干!”

“饮胜。”

敬完满堂宾客,让气氛活络起来之后,李让转头看着李世民。

举起酒杯示意道:“陛下,如今我大唐威服寰宇,八方来朝,全靠陛下呕心沥血伤精费神的治理,吾等小民有幸生之于此太平盛世,实为邀天之幸,这一杯,臣敬陛下。”

李让的肯定让李世民微微有些动容,毕竟这么直白的马屁别的的臣子可拍不出来。

所以李世民也很给面子,连验酒的过程都省略了。

一口饮尽杯中美酒,李世民忍不住感慨道:“别以为这样就能让朕免掉那两百斤鹿肉,朕不管你去哪里找,少了一斤朕唯你是问。”

李让:“......”

大意了,早知道是这样,李让觉得刚才给李世民那碗米饭就应该拿去喂狗。

李让强笑着又敬了李世民一杯,掠过鹿肉的话题,问道:“陛下今日出宫的时间有些久了吧?”

李世民点点头:“确实是挺久了。”

李让一喜,继续问道:“陛下今日的奏折应该也没有批阅完吧?”

“是!”

李世民应了一声,忽然似笑非笑的看着李让道:“但你将朕的肱骨大臣都弄到你家里来了,朕让谁去处理奏折呢?”

李让脸色一僵,尬笑道:“呵呵,陛下不用亲自批阅奏折吗?”

“谁告诉你朕还需要亲自批阅奏折的,朕养着那么多大臣,不就是为了治理天下吗?”

“哦~”

李让哦了一声,然后很识趣的住嘴了。

大唐的奏折确实是不需要皇帝亲自批阅的,天下的奏折汇聚到尚书省,两位宰相自然会给出合理的处理意见。

李世民要做的,就是做选择,从众多意见中选出最合适的那一个。

然后发还门下省审核,审核完再送到中书省用印,政事自然就运转起来了。

三省六部这一套政治体系比起秦汉时期的郡县制度,确实方便得多。

而整理出这一套政治体系的隋文帝杨坚,也确实牛逼。

可惜这么完善的政治制度到后世竟然被老朱给放弃了,废除丞相不说,还开历史的倒车分封诸王。

当然,李让说这些完全就是在提醒李世民他该走了。

李世民留在这里,大家根本放不开。

放不开的结果就是气氛越来越压抑,大家不敢堂而皇之的进行各种利益交换,甚至都不敢大声喧哗,那李让办这场宴会的目的不就告吹了?

话说,好歹也是皇帝,怎么就这么不识趣呢?

李让在心里疯狂吐槽,李世民却像是完全没有听懂李让话中的逐客之意。

不仅完全不鸟李让这个主人,反倒是旁若无人的吩咐常德将他带来的歌舞伎带上来给大家表演节目添个乐子。

李让恨得牙痒痒,谁家好皇帝出门还要随身带着歌舞伎啊?

他很想扯着李世民的衣领告诉他这是我家。

但......不敢!

咿咿呀呀的丝乐声响彻侯府,并一直延续到了下午。

这可忙坏了府中的厨娘,因为菜冷了,要换。

终于,日头偏西。

晚宴开始之前,李世民大手一挥,示意歌舞伎退下。

然后对着身旁的常德吩咐道:“宣旨吧!”

最新小说: 三国:开局截胡汉献帝,号令群雄!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始皇尸变,祖天师也得跪! 我教学生修仙,真是为了考清华 晚妆媚 天下长宁 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 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养蛊人在红楼的邪异人生 大秦:我的心声被政哥偷听了!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