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仲氏太子 > 第69章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第69章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2 / 2)

“咳咳”刘磐清了清嗓子:

“忽见天上一火镰,疑是玉皇要烧饭。如果玉皇不烧饭,为何又是一火镰?”

“此诗本将军命为《咏打雷》,诸位以为如何?”

说完最后一句,刘磐闭上了双眼,挺胸仰头,似乎在等待众人的夸奖。

但左等右等,始终不见有人出声。

见周围静默无声,刘磐心想难道这些人被我的文采都给震住了?

不然怎么都不说话呢?

“啧啧,本将此诗,以玉皇大帝开头,再以玉皇大帝收尾。”

“这就是所谓的首尾呼应,你们这些自诩大儒名士的,都学着点!”

这时人群里终于有人忍不住了,当场爆笑起来。

接着众人一齐忍俊不禁,捧腹大笑起来。

袁耀更是捂着肚子,笑得直不起腰来。

“好诗,好诗!”袁耀头一个把双手举过头,拍掌叫好。

此时天上滴下雨滴来,很快雨滴就变得密集起来。

袁耀摸了摸被打湿的脸颊,朝着周围一圈人挤眉弄眼,继续带头高声赞道:“好湿,好湿!”

众人也纷纷明白过来,纷纷开口笑道:“好湿,好湿!”

看到众人不仅不躲雨,反而都站在雨地里说自己所作诗篇为“好湿”。

刘磐更是自鸣得意,差点就用鼻孔看人了。

袁耀笑道:“袁某实在佩服,要论出口成章,还得是刘将军!”

“胜负已分,我就不作诗了!”

众人也是一齐点头。

这还比啥啊,这两人的文学水平,有可比性吗?

简直就是让一个博士和一个幼儿园小朋友比谁更懂高等物理学!

刘磐还以为袁耀被自己这一首《咏打雷》给震住了,打服了。

心中不免得意,什么《豫章赋》,那是给人看的吗?

咬文嚼字,不如我这《咏打雷》来的通俗易懂,平易近人吧?

“袁将军,莫非你要不战而逃?”

刘磐轻蔑道。

袁耀原本打算到此为止的,因此已经迈开步子,准备去堂下避雨了。

但刘磐刺耳的声音传来,袁耀不得不停下了脚步。

一天时间被人两次说没胆,再不给点颜色瞧瞧,真当我是helloKitty啊!

见袁耀站在原地,周围众人也都反应了过来。

“袁将军且慢,这比试文笔,吟诗作赋是你要求的,刘将军既然已经应下了,也作了一篇诗赋。难道袁将军不打算有所回应吗?”

说话的是诸葛玄,袁耀冷冷看了他一眼,心中对此人贴上了一个挑拨是非的标签。

“对局对局,两人对弈,方为对局。”

“袁将军不如让我等再看看眼界,仍以豫章为题,聊作一篇诗作,如何?”

王县丞也是趁机开口,帮腔作势道。

除了这两人,周围众人却再没人开口了。

虽然众人都想让袁耀再作一诗篇,最好和《豫章赋》一样,以豫章为题。

但众人都有脑子,刘磐的《咏打雷》,别说让袁耀作诗对弈,就算随便在这里随便揪出一个人,随便堆砌辞藻,作一首三四流的诗篇,从比拼文采的角度,也都能胜过这篇既粗俗不堪、又抄袭打诨的《咏打雷》。

但是,那就相当于在赤裸裸打刘磐的脸了。

因此众人虽然眼怀殷切,但却没几个人起哄。

谁也承担不起让袁耀和刘磐两人不死不休的结果!

袁耀看着鼻毛都快冲天的刘磐,微微一拱手:

“那就却之不恭了!”

“此诗,名为《豫章行》。”

袁耀深吸一口气,直接将李白的《豫章行》照搬了过来。

“胡风吹代马,北拥鲁阳关。

吴兵照海雪,西讨何时还。

半渡上辽津,黄云惨无颜。

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

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

白杨秋月苦,早落豫章山。

本为休明人,斩虏素不闲。

岂惜战斗死,为君扫凶顽。

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

楼船若鲸飞,波荡落星湾。”

一首罢,满座惊。

最新小说: 抗战从团长开始 光宗耀明 大唐天将军 首辅 我裂土封王,你才瞧得上? 大秦仙医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官府强制我成婚,反手白捡绝色双胞胎 谍战:开局和郑耀先结拜,我成了军统七哥! 我教学生修仙,真是为了考清华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