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仲氏太子 > 第103章 强弓营

第103章 强弓营(2 / 2)

中原没一个世家大族鸟他。

哦,其实也不对,孙家也是有背景的,现在孙家最大的背景身份都是汝南袁氏给的。

二来,孙家起步晚,现在还在创业阶段。创业阶段的公司是最脆弱的,而且如果有人清楚直到这个创业公司每一步的商业计划,那还不容易搞垮这家公司?将这家公司据为己有?

所以袁耀一直以来的计划就是,和孙策一样渡江南下,先快速平定豫章郡,再以江西之地为后方根据地,和孙策抢夺江东之地。

或许会稽郡是抢不到了,但是太史慈和祖郎盘踞的丹阳郡西部地区,是一定要抢在孙策前下手的!

所以,时间对于袁耀很重要!

袁耀这一路来遇到的敌人,彭材,朱皓,诸葛玄,刘繇其实都不算难对付。

基本上都是可以一战而定的小角色。

但今后的征途不可能一直如此顺利,如果碰到了势均力敌,长期对峙的局面,那或许就是比拼军资储备的时候。

所以,袁耀便是打算暂时妥协,让兵曹掾只制造一般的箭。

黄忠也没说什么,但眼神中也难免失望。

对于一个异常注重细节的人来说,不能将每一件事做到极致总归是难受的。

但第二天,袁耀却又改了主意。

去过工坊第二天,黄忠便邀请袁耀检视强弓手们训练。

五百强弓手列好队形,袁耀随便报了一个数字七,然后就有军法官在队列中,每隔七个人拉一个人出列。

最终随机抽出了五十名强弓手,站在五十个木头桩子前,每个木头桩子还披了一层札甲。

当然是那种已经被穿的破烂的不行的旧甲,在发挥最后的用处。

一百步距离,强弓手们用两石弓射出十轮箭矢,基本都能达到六发中靶的成绩。

袁耀又亲自上前检验,发现靶上超过一半的箭矢都能穿过札甲。

也就是说,在一百步的极限距离,有效杀伤率超过了35%。

虽然是静止目标,但这已经是很不错的命中率和杀伤效率了。

要知道,黄忠也只操练这些弓手两个月而已。而黄忠原本的计划,是让这群新兵们完完整整接受三个月的训练。

上面是用普通羽箭进行试射的结果。

然后黄忠让强弓手们换上那批才打造出来的硬箭进行试射。

还是一百步距离,这一次十发箭,七箭能中靶。

黄忠又让强弓手们退后二十步,又射十轮。

将将六发中靶。

袁耀再次上前检验杀伤效果,赫然发现,大多数中靶箭都穿过了札甲。

而且入木三分!

这可是一百二十步距离!

一石弓的极限射程最多一百二十步,而且射出超过七十步后,箭身会发飘,箭力也会大大减弱,也很难具备穿甲效果,这也就是俗称的“流矢”。

除非是正好射在人脸和脖子等裸露处,否则流矢很难造成有效的杀伤。

两石弓的最远射程在一百五十步左右,有效射程则在一百步左右。当然这是两种弓都用一种箭的结果,如果让两石弓用相适配的箭的话,有效杀伤射程自然能提高一些。

战场上瞬息万变,胜负往往只在毫厘之间。打的就是一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靠的就是谁能抢占先机!

如果能打造一支无往而不利的善射之师,多费点代价又如何呢?

袁耀不再犹豫,立刻命令兵曹掾继续制造新的硬箭!

同时两石弓用的旧箭也继续生产。

为了保障每月三万支箭的产量,袁耀不惜血本,继续大撒币战略,提高俸米待遇,四处网罗工匠,招收学徒!

从那一天开始,黄忠手下的五百强弓手,得名强弓营。

这支部队日后也随着袁耀南征北战,射出了自己的威名,也立下了赫赫之功,成为了仲氏王朝第一支精锐部队!

最新小说: 大秦仙医 首辅 我教学生修仙,真是为了考清华 我裂土封王,你才瞧得上?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大唐天将军 谍战:开局和郑耀先结拜,我成了军统七哥! 官府强制我成婚,反手白捡绝色双胞胎 光宗耀明 天下长宁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