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大夏狗县令:开局和女帝共浴 > 第178章 女帝还真是经济学白痴

第178章 女帝还真是经济学白痴(2 / 2)

李凡不假思索到道:“北疆原本十万大军,去年宋州溃败后只剩十万,重新招募了三十万新兵,一共四十万。”

“那好,我大夏军饷每人每月五百文,四十万人需要多少军饷?”

“每人每月五百,四十万人一个月就是20万贯,一年240万贯。”

李凡皱着眉,飞快地报出了结果。

“算上将士们的口粮和马草呢?”

“四十万大军一个月要十万石的粮食。再加上边关路远,粮价偏高,加上马草,零七杂八算下来,一年大概要120万贯。”

林清寒点点头:“是啊,240万贯加上120万贯,光军费就360万贯铜钱。这还没算修筑城防,准备军备,还有制作火药。这三样往少了算也要一百万两。”

“也就是说,光北疆那边,明年就需要投入460万两银子。”

“陛下前阵子抄家不是抄了730万两银子吗?军费这不是够吗?”

李凡小声嘀咕着。

林清寒冷笑一声,意味深长道:“朕抄家抄了多少钱,你倒是知道得一清二楚。顺阳和李爱卿还真是无话不说啊!”

李凡面上一僵,不敢再说话。

林清寒瞥了李凡一眼继续算账道:“是,前阵子查抄官员,是抄出来730万两。但官员的俸禄呢?你要修建的水泥路呢?还有朝廷办公用的纸墨和其他杂七杂八的呢?”

“官员俸禄一年怎么说也要100万两。水泥路已经修建了四条,户部递来的折子也说了,虽然可以向商贾筹钱,但修筑一条水泥路朝廷怎么也得出100万两,而明年预计要修建6条,那就是600万两。再加上朝廷其他开支200万两,朝廷这边就是900万两。”

“北都460万两,朝廷900万两,这就是1360万两银子的需求。”

朝廷花销这么大吗?所以往年林清寒都是怎么应付下来的?

李凡心中诧异,随即忽然明白了林清寒为何会成为暴君,如此憎恶贪官污吏,顿时有些哭笑不得。

难怪他在铜山县时,就时不时听到林清寒杀人抄家的消息,原来根源在这里。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连大夏女帝也不例外。

然而林清寒却并不知道李凡在想什么,依旧算着账:“可我大夏入不敷出很多年,秋收的税收虽然照去年多了些,但一收上来都已经填了旧账。”

“就算明年税收和产业预计能有400万两,你那个自贸区一年预计能有200万的进出口税收,但远水毕竟解不了近渴。”

“李凡,国库里只有就抄家抄来的730万两,如果不印纸钞,你叫朕如何支应整个朝廷?”

继续抄家呗!

朝中那么多人几乎一抓一个准。

李凡撇撇嘴,悄悄吐槽着,却又不敢说出口,只能努力安抚道:“陛下,国库没钱我们可以想想别的办法。但印纸钞,肯定不行。”

“只是一个命令的事情,为什么不行?”

林清寒一脸不快。

李凡苦笑着,努力解释道:“陛下,货币这种东西是与生产力,也就是田地收成和工厂商品数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般来说,生产出价值多少的粮食商品,才能对应发行多少纸钞。”

“就比如有是一块土地,产出的粮食价值一石,陛下印了一贯纸钞把它买下来,这一贯纸钞便在农人手里流通起来。”

“但还是这块田,产的粮食还是一石。陛下印了两贯纸钞,却还用一贯钱一石粮食的价格,买粮,但地里没有那么多粮,会发生什么?”

“发生什么?”林清寒不解地询问道。

“陛下,物以稀为贵,市面上粮少钱多,粮食自然涨价了。”

最新小说: 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晚妆媚 大秦:我的心声被政哥偷听了!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养蛊人在红楼的邪异人生 我教学生修仙,真是为了考清华 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 天下长宁 大唐天将军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