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古代言情 > 大明:对比朱允炆,你最好会仙法 > 第二十章 燕王抵达应天府,张三丰的到来,以假乱真

第二十章 燕王抵达应天府,张三丰的到来,以假乱真(1 / 2)

“兄长我明白了,我这就去清点财产,上缴朝廷。”

李善长微微点了点头。

自己这个弟弟还不算是蠢到无可救药。

一位仙人皇帝的出现,绝对会打破王朝的格局。

永生便代表着,朝廷永固,而想要朝廷永固。

那么内部就不能出现问题,既然内部不能出现问题,那就必须把问题转向外面。

故而有了征伐掠夺,历朝历代,都被寿命国力所牵制。

不能把战场扩张的太远。

但朱允炆不一样,会仙法,只手扶灭一个国家,绝对没问题。

只要给足时间其修炼。

而他现在要做的,便是坚定立场,坚定站在皇帝这边的立场。

静候这位道祖帝登基,开辟新的时代。

或许到那个时候,自己也能求得一份长生。

毕竟徐达,汤和,李文忠,沐英他们都活了。

自己这个大明开国第一功臣,长寿可能有点难,但求得一份长寿应该无恙。

……

朱元璋这边,因为很多朝中官员为了不连累家人,都服毒自杀了。

至于为什么不自刎,估计是怕疼。

故而朝中政务繁杂,让其根本没有时间抽出身来。

于是朱元璋便开始提拔一些官员。

并且打算重启科举制度。

大明第一次科举时间是洪武四年,而后科举选出来的人才。

都是些不实用的人,这些人饱读诗书,却对处理政务一塌糊涂。

导致让他颇为失望。

故而在洪武六年,就废除了科举制度,实行举荐制度。

这要是为什么,朱元璋经常会杀几个官员,这些举荐根本不按自己的标准来,自然要承担相应的代价。

同时导致大明官员参差不齐,绝大部分,在处理政务能力上都欠佳。

事实上,他早就准备重启科举制度。

正如天幕显示的那般。

洪武十五年,重启科举制度。

洪武十八年,郭桓案爆发。

大明科举制度为三年一次,洪武十五年重启后,考生准备三年,于洪武十八年参加科举。

郭桓案爆发后,科举选取的人才,能够无缝衔接朝廷官员空缺的问题。

这就是他的准备,他可以大肆清扫贪官污吏的资本。

可惜的是,天幕把他计划给提前暴露出来。

也就代表着,科举选士,可能给不到学士们三年准备时间了。

科举选拔的质量,可能也会有所出入。

不过现在也别无他法了。

不然再等三年科举,他估计得累死在这奉天殿上。

朱元璋处理政务之际,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朱标大步跨入尚书房,来到朱元璋面前,神色严肃的说道:“父皇不好了,出大事了。”

朱元璋瞥了一眼朱标,淡然的回应道:“能出什么大事。”

“咱已经命徐达和汤和率军驻扎凤阳和北平两地,若是地主豪强有动静,直接镇压。”

“云南那边也有沐英在……”

对于地主豪强,朱元璋早就已经做好了万全准备。

说到底,他们也只不过是一盘散沙罢了。

只要一有出头鸟,杀掉便可,来多少,杀多少。

掀不起什么大风大浪。

朱标微微摇了摇头。

“父皇,刚刚我已经得到消息,以淮西勋贵李善长为首的各方地主豪强,都在来的路上。”

大明第一勋贵,便是李善长了。

徐达汤和都是不争不抢的那类人,对自己家属也多有约束。

沐英李文忠则都是自己的家人。

唯独这个李善长,多次纵容家眷,买卖土地。

只不过看在李善长功绩的份上,没有对其下手罢了。

“来的路上?他们来干什么,嫌自己死得不够快?”

“咱现在没精神处理他们。”

朱元璋现在只想尽快弥补官员空缺的问题。

而后再来处理这些地主豪强。

若是两线同行,他太累了,他又不是仙人,不会累。

朱标脸色十分凝重。

“他们是来请罪的。”

朱元璋手里的笔杆停顿片刻,紧接着抬头朝着朱标望去。

“请罪?”

“是,儿臣刚刚从锦衣卫那里得到消息,李善长弟弟李存义,带着李家七成财产,运往应天府。”

“说是……要上交。”

空气瞬间凝固,朱元璋和朱标相望良久。

朱元璋此刻也顿时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这些人都是无利不起早,怎么可能无缘无故送钱财?

不是脑子坏了……就是……

“你确定全国各地的地主豪强,都带着财产来了?”

朱标微微点了点头。

全国上线近八成地主豪强,都在来的路上。

目的一至。

朱元璋龙眉紧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先是官员们服毒自杀,也未曾生过反心。

按照他理解,这是完全不可能的。

现在这些地主豪强,居然能够放弃自己的利益,来讨好自己?

最新小说: 开局变身黑暗迪迦 人在聊斋,古庙遇灯草,悟性逆天 从婴儿开始打穿航海 人在黑篮,开局模版灰崎祥吾 人在大明,整顿职场,朱棣疯了! 人在航海,可曾听闻写轮眼? 全民:我一个祝福,华夏举国飞升 航海:我有不死之身 侯亮平查我?我爷爷弟子赵蒙生 朕华夏人皇,请天龙赴死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