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宗族文化(1 / 2)

他们甚至连姓氏都没有只有名字。

“这主要是因为古时候的外族人没有像古华夏族那样先进的文字系统。”

李恒解释道,“没有先进的文字作为记录工具,祖辈的姓氏和传承就无法被准确地记录下来。”

“久而久之他们的宗族观念就逐渐淡薄了。”

“而华夏族经历了数十个朝代的更替,但文化传承一直未断,这主要得益于我们先进的文字系统。”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宗族没有族谱和祖宗牌位,那么他们如何传承自己的宗族文化呢?”

“口头传承很容易失传而且不具有长久性。”

“另外族谱和祖宗牌位也赋予了宗族一种仪式感和神圣性。”

“没有这两样东西,即使后人知道自己的祖辈是谁,也不会对他们产生太多的敬畏之情。”

朱元璋听得连连点头。

他回想起村里的宗祠那是任何人都不能随意进入的。

如果有小孩敢进去捣乱,长辈们甚至会打断他们的腿。

这种宗族在后人心中的神圣性,也是宗族文化能够传承千年的重要原因之一。

即使后人为了保护族谱不惜付出一切代价。

比如说朱元璋吧,他一个普通的农民,但后世的历史学家仍然能够通过族谱考证出他的高祖、五世祖和曾祖父。

“外国人和外族人一样他们的文明经常出现断层。”

“甚至一些新兴的国家建立还不到两百年,因此他们更加没有强烈的宗族观念。由于没有千年前的族谱作为参考他们想要寻根问祖都无从下手。”

“这并不是说他们不想有自己的宗族,而是条件不允许。”

“我记得在大学期间我曾去过一个叫做米国的国家,那里的人们基本上都是各自过各自的生活。”

“仅有一些显赫的大家族保有着自己的血脉谱系,然而这些记录也只能回溯到中古时期的欧洲。”

“米国是哪个国家?”

朱元璋好奇地问道:“我只听说过天竺、波斯和大食……”

“米国位于大洋彼岸的北美大陆上。”

李恒解释道“它距离波斯还有很远的距离。”

“比波斯还要远很多!!”

朱元璋感到震惊:“李先生如此年轻,竟然已经去过如此遥远的地方并成功往返?”

“你是从多大开始旅行的,又花了多长时间才回到国内呢?”

他记得当年的马可波罗从意大利来到元朝一来一回,几乎花费了他大半生的时间。

而唐玄奘前往天竺取经也用了整整十四年。

李恒如此年轻,难道他竟是在襁褓之中就开始了游访四方的旅程?

“还要几年时间?”

李恒感到有些困惑:“难道不是一天之内就能往返吗?”

不过他很快就反应过来,黄村长可能并不知道飞机的存在。

仅在朝夕之间往返,此人莫非真是如神仙般能一日神行千里,甚至飞天遁地?

朱元璋心中的震撼愈发强烈。

“既然华夏子民心中的宗族观念如此根深蒂固,那么,我们该如何是好?”

朱元璋转换了议题,“唯有彻底解决宗族对朝廷权力的分割,王朝的寿命才可能绵延不绝。”

“你的问题,可说得上是宏大。”

李恒回应道,“想要彻底颠覆宗族的影响力,那不过是个不切实际的幻想。

宗族观念在数千年的历史沉淀中,早已深植于炎黄子孙的血脉之中。

就如我,也常自称是炎黄子孙,这本身便是宗族观念的一种体现。既然难以根绝,那便只能寻求合理的引导方式。”

“那如何引导才算是合理呢?”朱元璋的声音中透露出无法掩饰的急切与激动,仿佛答案已近在咫尺。

“我说老朱啊,咱们能不能暂且搁置这些关于宗族、文化、传承等沉重话题,将视线聚焦于现实生活呢?咱们毕竟不是专职研究历史的学者。”

李恒的心思似乎并未完全集中在这个问题上,他更关心的是如何让陆家村走出贫困。

“比如说,我们是否可以首先考虑解决村民的温饱问题?”

“当然,学校的建设也是刻不容缓的。你身为一村之长,理应肩负起表率作用。”

李恒补充道。

“李先生教诲得是。”朱元璋连声应道,像个虚心受教的学生。

正当他渴望听到更多解答时,李恒却突然缄默了,这令他心中一阵痒痒。

然而,他并未急于追问,以免引发李恒的疑虑。

心想,即便此刻未得到答案也无妨,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解决世家门阀的问题,绝非三言两语便能阐述清楚的。

反正李恒就在村里,他有的是时间等待。

“李先生,族长的家就在那边。”

朱元璋伸手指向远方。

李恒顺着黄村长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栋依傍山峦而建的民居映入眼帘。

房屋的下半部分由碎石堆砌而成,上半部分则是木质结构。

这座低矮而陈旧的房屋坐落在陆家村的最高点。

村民们的房屋都远离村长家,孤零零地散落在田野之间。

一个形容枯槁的老者,大约七十多岁,正在屋前抽着旱烟。

不远处矗立着一座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砖瓦构造,门楣上镌刻着“陆家祠堂”四个大字。

尽管也显得有些陈旧,但比起村民们的住处来说,还是要好上许多。

李恒心知肚明,在偏远地区的山村中,人们往往更重视祠堂的建设。

他们宁愿自己节衣缩食,也要确保祠堂的体面。

因为祠堂不仅代表着一个宗族的脸面,更是他们心中的精神寄托。

如果宗族中出现了显赫人物,他们定会迫不及待地修缮宗祠。

“陆家祠堂,将成为你未来传道授业的地方。”

朱元璋说道,“我们过去一探究竟吧。”

李恒走近细看,只见祠堂坐南朝北,呈品字形布局。

中间是大堂,想必里面供奉着陆家的先祖牌位。

此刻大门紧闭,若非重要场合不会轻易开启。两侧是两排空置的房间,其中存放着祭祀用的各种物品,如香烛、果品等。

每逢重大节日,族长便会带领族人在此举行祭祀先祖的仪式。

“经过村民们的共同商议,左边的空房你可以任选一间作为栖身之所,而右边空房最靠下的那间则将成为孩子们的学堂。”朱元璋解释道。

这里的条件确实有些简陋,教师宿舍和学生教室都显得有些临时和凑合。

李恒看着眼前这座房屋,心中暗自思量。

但他既然选择了来这里支教,就已经做好了面对艰苦条件的准备。

他推开门走进“教室”,发现空间还算宽敞,足以容纳二十多名学生。

教室内摆放着几张桌椅板凳,看起来像是从各家各户临时拼凑而来的。

讲台上没有黑板和粉笔,教学设施显然不够完善。

但李恒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这一切。

最新小说: 情绪值男神 国运:小卖铺老板,反向输出 转生剑灵,在哥布林巢穴绑定圣女 重生高植物,统汉大帮,权力巅峰 娱乐:重生十年,今天我摊牌了 四合院:穿越何雨柱,人间清醒 影视:开局大庆老二,请庆帝上路 我推:顶级煤老板,爱酱单推佬 玄门真千金:稳定发疯后被团宠了 开篇恶毒继母,和反派萌娃负负得正了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