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青春校园 > 北纬三十度游记 > 第十一部 第十五章 第四节 274

第十一部 第十五章 第四节 274(1 / 2)

?第十一部第十五章

第四节(274)

黄山72峰脚下花山谜窟中华一绝

屯溪36窟双映专家猜想奇谜告破

环球科考队揭秘凌家滩遗址后,张翰东把两个分队共同带到了黄山脚下的黄山市。总部发来指示:黄山有72峰,而黄山脚下屯溪和歙县也相应存在72石窟,要尽你们的所能来查明其中之谜。所以他们急忙来到黄山市,张翰东就把二分队派往歙县,探究最近才发现的36座石窟;同时他带领一分队来到了屯溪花山谜窟的36窟,目的,就是深入探究花山谜窟之奥秘。

花山谜窟风景区原称,古“徽州石窟群”,座落在安徽省黄山市中心城区(屯溪),篁墩至歙县雄村之间的新安江两岸。是以新安江为纽带,连接花山、雄村两大景区,以哑铃状态呈现,国家四A级风景名胜区。是黄山山脉的延伸部分,位于北纬29度44分至29度46分之间。是一个集青山、绿水、田园景致、千年谜窟、奇峰怪石、摩崖石刻、庙宇、古建筑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之大成,是一个内容丰富,品位极高,适合各层次旅游观赏的综合景区。

花山谜窟风景区以石窟特色为品牌,现已探明屯溪石窟有36处,其宏大壮阔,玄妙奇巧的石窟景象,在全国实为罕见,其规模之恢弘,气势之壮观,令人叹为观止,堪称中华一绝。至于这些石窟源于何时?如何形成?数以百万计的石料运到了何处?如何开采和运输?至今仍是一系列的不解之谜。

一分队队员们从屯溪乘车约半个小时,就驱车来到了新安江畔的花山谜窟群。经过一条长长的索道,便来到了花山谜窟的腹地。队员们询问向导,花山谜窟到底谜在哪儿?向导告诉他们,谜窟之谜主要体现几个方面:石窟由何人开掘?何时开掘?为什么要开掘这么些石窟?数十万立方石料开出来被送往何处?巨大的石料通过什么手段运输出去?正因为这些鬼斧神工的重重疑团,使其享誉遐迩,也因此成为黄山风景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大家在屯溪市郊搜寻着,一座不起眼的小山,看上去高不过一、二百米的腹地,竟然藏着一个诺大的谜团,一处让人们叹为观止的洞窟群。石窟的发现,颇具传奇色彩。刚进入21世纪的一天,当地一位老农上山打柴时,无意中踩松了脚下的沙土,土块纷纷滑落,露出了石壁上深不可测洞穴,当地农民逐级上报后,政府得知了消息,便组织人力勘察,结果,使这一庞大的石窟群得以重见天日。

花山谜窟经过几年的发掘,目前石窟群已经初具规模。呈现在世人眼前的是一座座格局怪异的,内部空间巨大的洞窟。其中有的洞中套着洞,有的石柱林立,有的空谷幽潭,而且石壁上没有任何壁画和佛像,也没有文字,特别是有两个洞口还开在新安江水中,更为其增添了神秘感。

目前可供游客参观的有二号窟和三十五号窟,还陆续开放了几个石窟。其中,二号窟内温度适宜,人们进入二号窟觉得非常和暖,它是一座狭长的洞窟,被称作“地下长廊”。此洞窟有两个看点,一是石壁上天然形成的‘秋色图’;再是窟顶的大斜面。秋色图中整个画面布满黄棕色的秋叶,山林、高峰,而民居为黑色,历历在目。其中房屋建筑还可明显地看出徽派建筑风格,前面有一条白色的小溪穿过,毫无疑问,这便是山脚下的新安江了。

二号窟的大斜面是清淤后被发现的,最初工人们挖到此处时,误认为已到了石窟的尽头。但随着淤泥的清除,却发现石壁呈倾斜面状向前延伸,又可看到另一个出口。斜面的坡度为45度,宽15米,长30米。与外面的山坡坡度相一致。斜面的石壁上可看到一行行细密的直线型凿痕,使人们一目了然,这是人工开凿的石窟,线条笔直且连贯,给人的整体感觉很是压抑。这个大斜面的出现,又提出了一个新的谜团:在科学相对落后的古代,匠人们是如何准确判断出斜面的坡度,并使之与山体外观走势完全吻合呢?

三十五号窟是已探明花山谜窟中最大的一个。窟内结构复杂,酷似宫殿,因此被称为“地下宫殿”;还因为窟内夏季清凉如秋,所以又被称为“清凉宫”。三十五号窟口异常宽大,进入洞内,便感觉有丝丝凉意迎面扑来。此洞深176米,面积约12000平方米,洞内最高处竟达18米。在洞的前厅,一根周长近27米的巨型石柱立地而现,需要15个游人手拉手才能勉强围住一周。更为奇特的是此窟有一长达20米的引洞,经过长长的引洞,一座面积约4000平方米,并由26根周长都在几十米粗的异型石柱拱卫着的地下宫殿,居然出现在人们的面前。置身于此,毫无洞穴内的压抑之感。

这个洞中有地下长河、石桥、楼上楼、聚会大厅、寝室、蓄水池、通天洞,壮观神奇,令人叫绝。环顾四周,在洞窟的周围竟有36间大小不一的石房,开凿精致并井然有序地环绕在大厅的四周,最小的石房仅有两平方米。石头看台错落有致地分布,游人伫立看台上,尽可以俯视这石窟内殿堂恢弘壮观的场景。各间石房内人工雕凿出一条条整齐工整的石纹,犹如居家装饰的条纹壁顶。房内墙壁状如刀割,清晰地显示出美丽的带状凿痕。

石窟内似乎有良好的通风条件,游人在洞窟内大声喧哗,也无一丝的回音和嗡嗡之声。看这情景,俨然这里是古人在此聚族而居的场所。行走于窟内,有更多的谜团令人难解:首先是这呈“品”字型凿建的巨型石柱,难道古人当时就知道用三点支撑一个平面最稳固的力学原理吗?若古人在凿洞时是边开凿边随机保留这支撑窟顶的石柱,能达到如此绝妙的地步吗?倘若不是如此开凿,是否开凿前,古人就有了一个事先设计好的图纸呢?

特别是窟中出现那仅有10厘米厚的石房墙壁,莫非当时的古人有先进的力学测量仪器,能测出此处承重仅需如此的薄壁?从人们测绘标注出的石柱分布图来看,花山石窟群中的石柱分布竟是惊人的合理,火山大殿内的三角鼎立,或如薄纸一样线性延伸,或矩形排立,或众星拱月,古人有这样高超的设计和技术着实令人为之叹服。

在这个石窟深处,有一块圆弧型的大斜面,近处观看,斜面宽5米、长30米其形成的圆弧坡度约在45度左右,斜面石壁上人工凿出的弧形线条清晰优美,一行行一条条整齐有序地排列其间,横贯这样长的距离,中间竟然不见断痕。

向导说:“据说,古人为何至此留下这神奇的大斜面呢?原来这个石窟是依着外面的山势开凿的,若不改变方向,仍按平着向前开凿,定会把此处呈坡型的山体凿透的。据介绍,这个大斜面与外面山体坡度恰到好处地平行走势,而且是科学家用红外线测试仪勘测后才能得知的。”

那么,古人当时有是怎么做出如此精确的测量,又这样准确无误地判断出外面山体的坡度,从而在开凿过程中避免把这石窟凿通呢?科考队员们从进了洞窟就在猜谜,越看越谜,现在已经陷入了迷茫之中了,实在是个难解的谜中之谜啊!

花山谜窟风景区的高级工程师施鹏鹰老先生一行人迎面走来,并热情地同科考队人员一一打着招呼:“终于把你们给盼来了!”

施鹏鹰老先生是这个风景区自开始发掘以来的元老专家,他性格直爽,开板就唱:“听说这次请来的都是世界科技精英,由衷地欢迎各位的光临。自从开发花山谜窟以来,我自始至终都在思考:到底是谁,为什么开凿这个石窟?历史上毫无记载,直到现在依然是个谜。所以,急切地盼望你们能早一天到来,帮我解开这个谜。”张翰东说:“不必客气吆,这也是我们学习的好机会吗。”

王自治问:“施工,谜窟有发掘历史吗?”回答说:“只从我来这里以后才建的记载。原来什么也没有。”又问:“歙县和古徽州的地方志,对这个花山谜窟都没留下只言片语吗?”施鹏鹰说:“十年来我焦虑不安的原因就在这里。上至国家主席,下到平民百姓,尤其是无数国内外的科学专家,来到石窟就刨根问底,怎么能没有历史依据呢?我只能把几年来人们的无尽猜想告诉游人,并且还说大自然早已设计好的神秘,北纬三十度就是这么神奇。所以,这正是我热切地企盼你们到来的原因。”

王自治说:“如此庞大的石窟群,为什么至今未能见到史籍上的记载呢?只凭专家们作出种种推测和分析,准确吗?”施工回答:“专家们提出的推测还真不少,但仍未能找到统一的答案。”张翰东说:“您别急,坐下慢慢地说,我们帮您参考参考。”

施鹏鹰说:“据武汉大学来此的考证,石窟群距今至少要有1700年的历史。关于他的来历和作用,能有十多种说法,但多数都难圆其说。如石窟屯兵说。据《新安志》载,东汉时期(公元208年),即三国时期的孙权为铲除黟歙等地山越,派大将贺齐屯兵于溪水之上,后改新安江上游社些水域为屯溪。这段史实即是‘屯溪’地名的由来,也似呼印证了花山谜窟是贺齐屯兵和储备武器弹药的地方。”

张翰东说:“这些石窟能说是作为军事之用吗?洞窟极为宽敞,不具有防御能力。再加上所有洞窟只有一个出口,既不适合大批人马在此驻扎,也不适宜在此生存。”

施鹏鹰说:“我们也认为‘屯溪’地名由来还可以,但不等于纯军事用途。再是采石场说。既然不是有意屯兵所用,而是大量采石后,无意中留下的洞窟。花山谜窟恰处于新安江边,大量石材通过新安江运往徽州各地作为建材?因此,洞窟由开采石料所形成。”

于渙生说:“我的家乡离这里不太远,采石多半都是在露天,而石窟中有很多没有支撑作用的薄墙,采了石头后也不方便运出。另外,石窟壁上还尽有十分漂亮的花纹,如果仅是工人采石,又为何雕凿这些花纹呢?我看采石场说不太可能。”

最新小说: 天灾降临,我在海洋求生当大佬 阴间直播:不打赏?我揍你先人 顶流别慌:傲娇大小姐是玄学真大佬 末世天灾,抢艘航母当基地 规则怪谈:花火在怪谈里欢愉 人在高武,无敌从提前登录开始! 重生大齐,我屡破奇案 我在游戏世界抓凶手 快穿:修仙大佬在各位面杀疯了 我,区区扎纸匠,你却让我办大案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