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青春校园 > 北纬三十度游记 > 第十四部 第十八章 第三节 288

第十四部 第十八章 第三节 288(1 / 2)

?第十四部第十八章

第二节(288)

游天台山都江堰青城山品道家文化

览武侯祠杜甫堂仁寿县观泼水见竹

张翰东一行人来到成都后,都忙得不亦乐乎。科考队员们纷纷写信、发电报邀请同事、同窗好友前来祝贺;有的同行们共进的项目,跑过来听听进展,有的看看是否有最新发现。总之,这是科学界的喜事一桩,谁不想找机会来走一遭呢?

总部指示张翰东,必须把外星人请来,4月21日11点准时开会,会上将约请大壮发言。大会以后,请科考队员们不要离开,为大家颁发奖章,以示纪念。另外,告诉张翰东第二天的婚礼照样举行,一切按原则办。

张翰东按着总部指示,一件件的落实,尤其是请大壮的事,最先办好。其次,把大家游览的事,安排好。张翰东让大家分头活动,基本上以伊顿为首的去成都西面都江堰、青城山和天台山,文君井一带;以王自治为首的除市内景点杜甫草堂、武侯祠外,还去了仁寿县、彭山县一带。大部分是以一日游的方法完成的。

伊顿一行人大多是外国人,本不想请向导,然而,来了不少科技自愿者,非要给他们作向导不可。第二天清早6点,他们的车队就上路了,途径温江和稗县,抵达都江堰风景区。向导介绍说,都江堰建于公元前256年,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的、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两千多年来,它一直发挥着防洪和灌溉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今天,世界文化遗产的都江堰,已成为国家AAAAA级国家旅游区和风景名胜区。

人们从离堆公园起,浏览了观碑亭、离堆、堰功道,见证了被列为世界“世界文化遗产”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又从宝瓶口引水口、飞沙堰泄洪坝、观鱼嘴分水堤,过安澜索桥,观看“5.12”地震中被破坏后正在重建的秦堰镂,纪念李冰父子的二王庙,在中国第一座遗址剧场,观看800多名演职人员一起参加的,都江堰古老而隆重的放水典礼——古堰清明放水节。之后,还参观了千年古塔。

都江堰的主体工程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达到了引水灌田,变害为利;另外一条则汇入长江。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主要部分为都江堰渠首工程,这是都江堰灌溉系统中最关键、最重要的设施。都江堰渠首工程主要由鱼嘴分流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引流工程三大部分组成。它科学地解决了江水的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三者首尾相接、互相照应、浑然天成、巧夺天工。

都江堰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它虽然建于战国时期,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越来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千年无坝古堰堪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下午,来到了青城山,素有“青城天下幽”之美称的世界遗产。据向导介绍,这里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是中国道教的发祥地之一,自东汉以来先后经历了两千多年。东汉顺帝汉安二年(公元143年),天师张陵来到青城山,选中青城山的深幽涵碧,结茅传道,青城山遂为道教发源地,被道教列为“第五洞天”。全山的道教宫观以天师的洞为核心,包括建福宫、上清宫、祖师殿、圆明宫、老君阁、玉清宫、朝阳洞等,至今完好地保存有数十座道教宫殿。

向导带领大家从青城山山门而入,拾阶而上,经过雨亭、天然阁、怡乐窝、引胜亭,便来到了天然图画坊;乘坐游船经月城湖,又乘坐青城山索道至上清宫,天然图画坊位于龙居山牌坊岗的山脊上,是一座十角重檐式的清代亭阁;经山荫亭、凝翠桥、五洞天来到了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结茅传道的居住地——天师洞。

按原路下山,感受青城山空翠四合,风峦、溪谷、宫观皆掩映于繁茂苍翠的林木之中。道观亭阁取材自然,不假雕饰,与山林岩泉融为一体的青城之“幽”。

青城山是中国道教发祥地之一,也是正一道的祖庭,前山上密布宫观,而后山则幽深古雅,保持了相当的原始风貌。目前,整个青城山已被联合国纳入世界遗产名录,被国家定为重点风景名胜区。

接着,他们驱车邛崃直上天台山。天台山古名东蒙山,远古洪荒时期,大禹治水路过蜀国时,曾选此山为台登高祭天,故得天台之美名。五代时,天台山又修一座规模宏大的城隍庙,两宋时期,天台山儒、道、佛三教并存,道观佛寺,官房多达百余处,宗教势力泛滥,各派矛盾百出,于是出现了州通判、推官驻山主政之事。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天台山,位于“文君故里”四川省邛崃市西南端,距成都110公里,距邛崃45公里。主峰玉霄峰海拔1812米。天台山为国内罕见的箱状向斜山地,丹霞地貌变化丰富,山体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成U字形,山势则由低到高,形成三级台地,故有“天台天台,登天之台”之说。

这里景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度,深林覆盖率大94.4%,。目前,天台山动植物种类丰富,已纳入四川省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范围。逐渐成为“山崎、石怪、水美、林幽”独居特点而享誉中外。

文君井位于邛崃市临邛镇里仁街,面积共六千五百平方米。相传为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当垆卖酒之处。古井井壁为黑粘土、杂有陶片。在井台附近的纪念性建筑有琴台、文君梳妆台、当垆亭、酒肆、听雨轩等,总占地面积6000余平方米,现已发展成一座小型公园。1980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来到文君井,山树水竹,琴台亭榭,曲廊小桥,风景美好,是邛崃著名的园林胜境。乃卓文君与司马相如当垆买酒之处,园内古井,“井泉清冽、甃砌异常,井口径不过二尺,井腹渐宽,如胆瓶然”。井型及造井材料都与安徽寿春县发现的汉代古窖井相似,据此证实此井为西汉遗井。

邛崃城古名临邛镇,它的出名得益于西汉大文学家司马相如临邛才女卓文君的风流韵事。司马相如是成都一穷书生,一次应临邛县令王吉的邀请到临邛首富、大盐商卓王孙家做客。席间,司马相如抚琴演奏了一曲凤求凰。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一向羡慕司马相如的才华,听了司马相如的演奏后,很是感动,决心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与司马相如私奔到成都。

后因生活无着,又回到临邛镇里仁街开酒店谋生,迫使卓王孙出钱让他们回成都定居,也就承认了他们的婚事。因此,临邛镇“相如涤器,文君当垆”的故事便传为千古佳话。后人根据这一历史故事,在卓文君买酒的地方建起了纪念性建筑,现已成为一座小型公园。

杜甫诗曰:“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歌颂的就是文君井。文君井为不规则的矮罐形土窖井,周置石栏,井口和井面均为石质。井旁不远处有琴台台前有月池、假山,园林别具一格。“井上疏风竹有韵,台前月古琴无弦”,这副悬于琴台的对联,写出了文君井园区内的景色。

并畔东为照壁,上刻楷书“汉卓文君井”5字。北侧竖诗碑一块,面井一面刻清代进士曾先曦楷书“文君井”;另一面刻郭沫若1957年10月1日到邛崃时,手书《题文君井》诗和跋辞。园林布局以文君井为中小,北隔水池为琴台,东侧有当垆和水榭,南侧有八角亭,西南有船舫式建筑漾虚楼,整个园林显得小巧、玲珑、秀雅。

王自治一行人从成都先是来到了西郊,在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这里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由陇右入蜀,营建茅屋而居,称“杜甫草堂”。

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流传至今的有240余首。草堂故居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五代时的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庐,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茸扩建,以演变成一处集纪念祠堂格局和诗人旧居风貌为一体,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的著名文化圣地。

杜甫离开成都后,草堂便倾毁不存。五代前蜀时,诗人韦庄逊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至宋代又重建,并绘杜甫像于壁间,始成祠宇。此后草堂屡兴屡废,基本上奠定了今日草堂的规模和布局。

1952年,杜甫草堂经过全面的整修,正式对外开放。1955年,成立杜甫纪念馆,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更名为杜甫草堂博物馆。

来到草堂的正门,就看到一条波光粼粼的河流从门前环流而过,这就是杜甫诗中多次提过的浣花溪。说到浣花溪这个充满诗意的名字的由来,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呢。

相传唐时溪边住着一位姓任的姑娘,貌美而心善。一天她正在溪畔洗衣,走来一位浑身疮疖的和尚,行人都躲得远远地,唯有这位姑娘不避让。于是那和尚脱下沾满脓血的架势求她浣洗,任姑娘欣然接受。哪知袈裟一入水,霎时满溪泛起莲花朵朵,再看那和尚,却早已不知去向。人们十分惊异,就把这条河命名为浣花溪了。

其实,浣花溪的得名与任氏无关。比较可信的说法是,因为当时沿溪居住者多以造纸为业,他们取溪水来制十色彩簽,“其色如花”,溪因此而得名。浣花溪在唐代江阔水深,能行大船,溪旁风光秀丽,杜甫的一首《绝句》作了生动地描绘:

最新小说: 末世天灾,抢艘航母当基地 天灾降临,我在海洋求生当大佬 快穿:修仙大佬在各位面杀疯了 我在游戏世界抓凶手 人在高武,无敌从提前登录开始! 阴间直播:不打赏?我揍你先人 顶流别慌:傲娇大小姐是玄学真大佬 重生大齐,我屡破奇案 我,区区扎纸匠,你却让我办大案 规则怪谈:花火在怪谈里欢愉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