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崇祯大明 > 第一百二十九章雕栏玉砌应犹在(三)

第一百二十九章雕栏玉砌应犹在(三)(1 / 2)

别的皇帝都是生怕自己的皇后和妃子们干政。

可崇祯的想法似乎相反。

总是想着办法,把皇宫内的皇后和妃子们,哪怕是太监和宫女也都教导一番,送出去最事情。

整个皇宫似乎已经不像是一个皇帝的居所。

更多的则像是一个培养贴近皇室的人才机构。

那些太监因为能够出去做事,还有机会因为功绩,得到一个自己认养的子嗣来传承香火。

现在迸发出来的工作热情,崇祯见了都不住的安慰道:“你们都还年轻,慢慢来,别把自己给累到了。”

然而作用不大,可收获不小。

忠心一个人,不是嘴上说说,是能够从方方面面来表达的。

当然让一个人对自己忠心也很不容易。

可在崇祯真的把太监当成一个正常人来对待的时候,太监们的忠心就有了。

而这些太监们现在也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那就是三次下西洋的三宝太监,郑和郑公公。

一个正确的目标和榜样。

才能够给某些人树立一个坚固的信念。

这句话是谁说的,崇祯已经不记得了,可不妨碍他拿来用用。

同时宫里的宫女们,也不再为了自己的以后发愁,外面的皇家产业到处都需要人,只要自己的年岁到了。

就可以申请外调。

不但有工作,还有薪酬,而且不低。

重要的事还能够嫁到一个好人家,现在为止已经有不少的女孩子嫁人之后开始生产了。

一开始她们还以为自己要丢了工作,没了经济来源。

可后来发现,原来还有一个所为的产假。

足足两年时间,不但可以在家里带娃,每个月还能够拿到八成的薪俸,这样的好事情,在大明可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

以前还有不少女孩子和她们的家人,都对进宫做宫女,心头恐慌。

若不是家里没有余粮,哪舍得自己的孩子,去那种仿若监牢似得关一辈子。

而现在吗。

只要皇宫招收宫女,不知多少人家的子女抢着来做。

就这还要看运气还不好呢。

于是宫里的规矩没减,可宫里的太监和宫女们的热情持续高涨。

任何一个人,只要能够看到希望,蝇营狗苟的歪心思,就会瞬间减少许多,毕竟能从正当途径达到目的。

又何必挺而走险的,让自己为难呢?

皇宫的宴会如今让崇祯快要办成一种常态化了。

每一个节日,都会借着举办宴会的借口,来加深一次君臣之间友谊,崇祯知道许多时候这种友谊不是很靠谱。

可只要有一丁点机会,那就值得去做。

年底了,回到京城的人就多。

自己的几位少将军,还有一个各处的大臣们。

有家眷的带着家眷和皇后妃子们一起谈天说地。

“臣每一次进到皇宫,感觉都和从前不一样,看到这些宫女和太监们,一个个欣欣向荣,朝气蓬勃,简直就是不可思议。”

在以前,洪承畴的官职最高。

崇祯还没有做皇帝的时候,人家就已经来过皇宫了。

那时的皇宫森严,阴寒,却少了一中生气,仿佛任何一个人进来一趟,都只能感受到威严和沉重。

而现在吗。

依然森严,依然规矩甚多。

可去而没了阴冷的感觉,只是威严越发的重了,是那种真正的让人法子内心的威严。

“皇上反其道而行,让宫里的大小宫女和太监都开始学文和数算,更给了他们一个希望和未来,自然会得到所有人的拥戴。”

李长庚是最有发言权的,之前整个皇宫是什么样子,他心里最清楚不过。

任何一点关于皇帝和皇后们的消息,都能够悄悄的传出去。

说一句四面漏风都不为过。

而如今的皇宫,你再让一位皇帝落水试试。

再让一位妃子和皇后流产试试。

估计那些人一旦有了这个想法,还没有开始实施,很快就会被告发到皇上的案头。

那种出卖宫内消息得到行为,可是在砸所有人的饭碗。

人家没有当场和你拼命,只不过是没把握打的过你,从而把自己给搭进去,还把消息传不出去。

重重不断的点头,当年在建奴入关之后,攻打京师之时,他最怕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就是皇宫之中出现了问题。

好在皇上留下的那些羽林卫和金吾卫还算给力。

可就这样,不少的消息,也是在皇宫和外面畅通无阻的在传递。

当然这也和当时的曹化淳公公有很大的关系,花着皇上给的俸禄,做事的时候确实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不如人家已经死了的魏忠贤魏公公。

最起码在坚守岗位这一块,人家魏忠贤,还真没有让崇祯失望过。

就算是最后明知道自己已经没法幸免于难,到底是放手了可以一搏的机会,没有让整个皇宫染血。

“其实这些事情,每一个皇帝都能想到,你们知道为何没有人去做么?”

崇祯端起酒杯,神色不明的为了一句。

或许外面的许多臣子们,作为皇上没办法掌控,可身边的这些太监和宫女们难道也没办法掌控不成?

到底是皇帝没想到,还是有些人想让皇帝想不到。

更甚者,就算皇帝想到了,也得让皇帝自个儿放弃。

此时崇祯就能看的出自己手下这些大臣和将军们的争斗水平如何了,其实崇祯若不是有着另一个世界的那些键盘侠们。

他自己也不可能想的明白其中的道理。

洪承畴和李长庚若有所思。

孙传庭和晁刚、卢象升他们有些茫然。

更不要说王冲和李定国,以及那些刚刚醉了大官的臣子了。

“其实这种事情,很容易就能找到答案,史书上只要记载了那些奇葩的时间,都可以看看教授那些皇帝的老师是哪一个学派。”

崇祯自己的心里,也在默默地数着。

从儒家开始走上政坛开始,似乎只要是大儒教出来的皇帝,一个个赶出来的蠢事,都是让人瞠目结舌。

说句实在话,还不如拉一头猪坐在皇位上好使。

不扯远的,就说近的。

洪武大帝多厉害的一个人,他的儿子朱允炆他有多喜欢啊。

可就是朱允炆被方孝孺他们给教成了啥样子了。

若不是后面永乐皇帝朱棣翻身了,大明说不得也会和秦朝,隋朝一样,二世而亡。

可永乐大帝只是在军事上强大,并没有在经济和政策方面做出多大的贡献,从而让儒家悄悄的生长了起来。

最新小说: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天下长宁 光宗耀明 谍战:开局和郑耀先结拜,我成了军统七哥! 首辅 我裂土封王,你才瞧得上? 我教学生修仙,真是为了考清华 官府强制我成婚,反手白捡绝色双胞胎 大秦仙医 大唐天将军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