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崇祯大明 > 第四百零九章光直下,蛟龙穴(一)

第四百零九章光直下,蛟龙穴(一)(1 / 2)

律法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

这是这一次事件过后,崇祯总结出来的最新规律。

在整个过程中,报刊的宣传很重要,可最后解决问题的,也都是唤起了一些有良知的人最群情激奋的怒吼,对那些没有良知的人的谴责。

过程很神奇,也很微妙。

这让崇祯意识到,这些一开始做昧良心事情的人,其实也是有着良知的。

只不过是被某些利益暂时的给遮住了。

要不然,这些人真的不要脸皮的话,朝廷还真得赶工出来一套特殊的大明律,来针对这样的事件。

崇祯坐在御书房中,怀里抱着小朱慈烺,看着一摞奏章。

之前因为事务繁忙,许多东西都错过了,实在不符合他勤政爱民的典范。

朱慈烺可不管那么多,双手在桌子上一阵乱扫,许多铺好的奏章,就掉在了地上他自己却“咯咯咯”的笑个不停。

仿佛找到了好玩的东西一样。

伸着手,想要爬上案桌,却总是在快要成功的时候,被崇祯该拉了回来。

然而锲而不舍的精神,或许是感动了崇祯,在最后一次挣扎的时候,松开了手。

这一下反而让小家伙觉得没劲。

御书房在很久之前,从来都没有那个皇后进来过,算是皇帝最私人的一处秘密所在,可到了崇祯的手上。

以前的许多规矩,仿佛都不在是规矩了。

在朱慈烺扭动着肉呼呼的身体,转头用好奇的眼神,看着崇祯的时候,周皇后就推门进来了。

手中还端着一碗酸梅汤。

汤碗中还漂浮着两块亮晶晶的冰块。

“你呀,就惯着他,现在人还小,要是大一点的话,是不是都要上房揭瓦了?”

周皇后口中责备着,眼中的笑意却怎么都隐藏不住,对于宫里以前的皇子是如何和自己的父皇生活的。

她从各种资料中,都有所耳闻目见。

能够见到崇祯,抱着自己的孩子,宽容的和其一起玩耍,是怎么都无法想象的场景。

“他要是学会了上房揭瓦的话,那还算是一件好事。”

崇祯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心头一乐,伸手在朱慈烺的咯吱窝上面一挠,小家伙立刻就艰难的躲避。

随后一不留神,从案桌上翻了下来。

或许是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一点都不惧怕。

在周皇后连忙放下酸梅汤惊呼的时候,崇祯已经稳稳的用双手接住了。

“别怕,就是玩,看他多开心。”

崇祯心情很好的,转过朱慈烺的面,给周皇后看了看。

然而,崇祯并没有得到来自周皇后的赞赏,反而是看到周皇后一脸苍白的瞬间从他的手中,夺走了朱慈烺。

“你以后就不要带孩子了,我这心脏受不了。”

周皇后紧紧的抱着朱慈烺,满脸惊惧的对着崇祯说道。

可朱慈烺不管这么多,被人保护的感觉他是感受不到的,只是觉得自己少了一个能够和他玩到一起的人。

张牙舞爪的,继续想要从张皇后的怀里挣扎出来。

努力良久,实在是力不从心的哭了起来。

“看看,看看,小孩子根本就不需要看守的太严,只要不是磕着碰着,随便怎么玩,身强体壮就成。”

崇祯说着,还冲着自己的儿子,挤眉弄眼的。

然而,周皇后就听不得这个。

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心疼着呢。

“不和你说了。”

随即看到地上一地的奏章,周玉凤很难相信,一位皇帝,居然会把关乎社稷江山的所有紧急要务,都洒落在地上。

“皇上还是好好的批阅奏章,我娘俩的事情,就不劳你操心。”

说完根本就没有给朱慈烺再次回到崇祯怀里的机会。

怕继续待下去,自己心疼的忍不住,又开始数说不是了。

王承恩自从慈幼局的麻烦事平息之后,又开始忙乎了,留下来的就是他认为最可靠的人。

随着周皇后出门之后。

一直候在门外的高宇顺悄悄的走了进来,默不作声的,把掉在地上的奏折,全部都捡了起来,然后一一放好。

最后站在桌子最上角,帮着研磨墨汁。

崇祯如今早就习惯了被人伺候着的日子。

随手翻出刚刚看了一半的奏章。

这是一封从永宁送回来的奏章,写奏章的人正是被派出去的刘文秀,说是已经子啊永宁站稳了脚跟。

还有就是对刘兴祚的评价。

一篇大水文,崇祯看着,心中觉

(本章未完,请翻页)

得还不错。

从当地的百姓,到现在已经重新建立起来的商贸,都在说明着那块地方,所有的人还是心向大明的。

新的秩序在建立。

就是手上的人才很少,并没有办法大幅度的推进。

只能清理一个地方,然后巩固一个地方,力争在巩固过的地方,不出现反复。

其中刘兴祚给出的帮助很大。

奏疏中说此人是有才华的。

崇祯也相信这一点,不然当年也不会被努尔哈赤称作为后金的女媳。

毕竟,面对建奴,没有一点本事,人家根本就不会理会你是谁,最多就是当做可以消耗的奴隶。

“看来得让晁刚派一个募兵部的人,前去给刘文秀练兵了。”

崇祯在奏疏上写下了自己的意见。

最后还批示:可以让觉华岛的金冠,配合海上的运输工作,特别是各种物资,已经要补充到位。

不大一会,就处理了不少的奏章。

其中一份还是卢象升送过来的,还是需要继续增兵,崇祯考虑到如今大明的士兵已经很多了,除非是到了来年,各方面的基础物资,有了更多的增长。

才会考虑加大规模。

不过也不能凉了卢象升想要开拓西宁以外的地方,那颗开拓之心。

虽然那些地方以前都是大明的,现在也是大明的,可到底土地范围太大,兵力太少,曾经也因为财政的问题,就是想要加强巩固,都没有任何的办法。

“可以先拨款修路,只要路好走了,兵力运输也就更快,应该不耽搁卢象升的开拓计划。”

崇祯心中也明白,只要自己的这个奏章回复回去。

就有许多嗅觉灵敏的商人们,想着法子出人出力。

当然,这一点也是崇祯希望看到的。

只有走出去,才能够见到天地,说实在话,在崇祯看来,整个大明轮见多识广,还真就是这些走南闯北的商人们,见识最多。

也最能够拿着开阔的视野来看到许多长远的问题。

转头便看到周皇后端过来的酸梅汤,碗里的冰块,都快要看不到了。

端起尝了一口。

感觉酸酸涩涩的滋味不错,整个人从头到脚,都凉了个遍。

“这种酸梅,大明多吗?”

崇祯出了回神,突然问道。

心中想的却是另外一个问题,到现在为止,塑料是做不出来的,玻璃的产能又不是很足够,要不然各种茶饮料,也可以投放市场的。

最新小说: 我教学生修仙,真是为了考清华 光宗耀明 谍战:开局和郑耀先结拜,我成了军统七哥!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我裂土封王,你才瞧得上?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天下长宁 大唐天将军 首辅 大秦仙医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