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父皇,先别寻仙,大秦要亡了! > 第八章:智商压制,来自三千年后的鄙视!

第八章:智商压制,来自三千年后的鄙视!(1 / 2)

“公子方才所言关中、关东不堪重负。”

“不知可有良策?”

文臣中突然站出来一人向赢斐微微躬身,行礼问候道。

赢斐看了一眼,面前这个中年男子正是大秦三公九卿之一的内史腾,掌管国家财政。

恐怕也只有这一位会去关心如何缓解人口压力和耕地压力了。

“治粟内史所问,斐确有对策。”

赢斐点了点头,淡淡道:“迁关中之民于河套,迁关东之民于大河以南,此问自解。”

“嗯?”

听到这话,内史腾脸上疑惑之色更浓,迫不及待地再次提问:

“公子,河套地新纳,毗邻草原,匈奴时常侵袭。”

“大河之南异常湿热,且瘴气肆虐。”

“关中、关东之民如何能甘愿迁徙?”

不只是内史腾,殿内的所有文臣武将全都是这么认为的。

河套地虽然富饶,但一直是游牧民族的囊中之物,哪怕蒙恬驱走匈奴,也没有人想过移民过去。

至于大河之南,从周王朝以来,中原各国无不视作毒虫蛇蚁出没之地。

正因如此,多年来,中原六国对楚国的接纳度甚至还要比秦国更低。

若非楚国兼并汉水诸姬,鲸吞吴越,据有大河与大江之间的广袤平原,恐怕楚国根本没机会登上历史舞台。

“呵呵。”

环视众人,赢斐嘴角微微勾起一丝弧度,眼神里的鄙视之情丝毫未曾遮掩。

拥有几千年超前眼光的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河套地、南方的潜力。

目前主要流行的粮食作物是黍、稷(粟)、麦、菽,尤其是黍、稷,产量大,适合在北方地区广泛生长。

同为五谷之一的水稻只在大河周边种植,耐寒,产量少,不为主流。

事实上,产量最高的北方作物应该是小麦,但是小麦没有去壳之前,口感粗糙,难以下咽。

“匈奴侵袭,筑城即可,三十万大军还制不了小小一胡虏?”

“瘴气者,树木、花草、鸟兽尸体腐烂而生,伐木除林,辟为农田,此忧顿解。”

“治粟内史可知稻、麦?”

“腾知。”

内史腾听后,立马出身应道:“稻为五谷之一,芒短,果细长,喜湿。”

“麦者,象芒刺之形,秋种冬长,春秀夏实。”

“???”

闻言。

满殿群臣额头上彷佛都悬挂着大大的问号。

刚才的话题还是开拓帝国疆域,现在怎么突然变成了农作物。

“公子可是想说稻种于南方,麦种于河套地?”

内史腾似有所悟,开口问道。

“是极。”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只要找对了地方,小麦和水稻的产量远远超过粟米。”

“河套地一年可种两季小麦,春种夏收、秋种冬收。”

“大河以南,潮湿之地一年同样能种两季水稻,五岭之南更有甚者,可种三季水稻。”

“帝国若是以稻、麦为主要粮食作物,仅河套地就可以供给关中、关东。”

“如此,在列诸公可还有人觉得河套地不重要?”

什么?

话音落下。

满殿一片哗然。

就连上首的始皇帝嬴政都有些淡定不下来,赶紧问道:“斐,此言当真?”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尤其是在这个农业不发达的年代,一种高产作物对帝国的影响不亚于百万大军。

最新小说: 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养蛊人在红楼的邪异人生 天下长宁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大秦:我的心声被政哥偷听了! 晚妆媚 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三国:开局截胡汉献帝,号令群雄! 始皇尸变,祖天师也得跪!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