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东晋奇侠传 > 第九十四章 永嘉之乱的起因

第九十四章 永嘉之乱的起因(2 / 2)

然而用胡的同时,胡人也知道了晋王朝的虚实,只要时机一到,一呼百应,便能起兵作乱。

与此同时,胡族的军事实力也逐渐显现出来。

晋武帝时发生的秦凉之变中,秃发树机能屡败晋军,动乱持续十年。

晋惠帝时又有齐万年起事,晋廷主帅昏庸,折损大将周处。

据《晋书》当中记载称:吴平之后,帝诏天下罢军役,示海内大安,州郡悉去兵,大郡置武吏百人,小郡五十人。?

司马炎吸取前朝教训,罢除州郡的郡兵,削弱收回了州郡刺史太守的募兵统兵权力。

同时又加强宗室的权力,《晋书·地理志》描述“武帝泰始元年,封诸王,以郡为国。

邑二万户为大国,置上中下三军,兵五千人。

地方势力间兵力差距巨大,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因此当战乱起,地方无兵可守,城池迅速沦陷。

元海至左国城,刘宣等上大单于之号,二旬之间,众已五万,都于离石。

而地方却无力阻止这些异族的的迅速壮大入侵。

并州(河套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缘环境成为汉武帝“制天下命”的基地。

至“(东)汉末大乱,匈奴侵边,云中、西河之间,其地遂空,迄于魏晋,不立郡县”。

永嘉之乱,衣冠南渡的伏笔。

“五胡”中,有南匈奴、诸部鲜卑和羯等三个胡族是从并州入塞或发迹的,其余的氐、羌二族也曾进入并州,因而使并州很自然地成为民族大熔炉及中转站。

另一方面并州的地缘环境和情势,决定了并州在地缘政治地位中的重要性。

并州兵骑虽然在东汉末年失去北假养马之地,但是魏武帝在东北方面北征乌桓与公孙康缔约,在西北方面稳定凉州。

是时,三北中西汉断匈奴左右臂的东夷校尉、戊己校尉皆在魏武帝手中得以保全。

但司马懿联合慕容鲜卑、乌丸、高句丽在魏灭燕之战后,屠戮辽东士人,又内迁辽东民众,导致幽州东北诸郡人口大减。

随后司马懿以其军威建立西晋,仅五十余年,时至华北并州、东北幽州同时震荡,西晋无险可依逐灭亡。

西晋自武帝太康二年(年)开始的十年间,每年都有干旱、饥荒发生,以致“人多饥乏,更相鬻卖,奔迸流移,不可胜数。”

此后又发生蝗灾瘟疫,引发大规模的灾民流徙。

西晋王朝对天灾应对乏力,对天灾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应对失当,激化了社会矛盾,造成了包括李特起义在内的一系列反抗运动,进一步削弱了晋王朝的统治。

同时,北方大范围的饥馑也造成关中和晋都洛阳粮食紧张,削弱了其抵抗外部进攻的能力。

晋武帝废除屯田制,实施占田制及荫客制,并以课田法课税。

占田制及荫客制使世族占田有法可依,平民也拥有一定大小的土地,但世族大量并购土地的问题并未解决。

由于被荫庇的农民只需向荫庇者交租即可,国家税收得由其他编民齐户承担,这使更多的农民转荫至大地主名下。

最后政府税收短缺,世族获得经济特权。

再加上西晋战乱灾害不断且频繁,对中国的小农经济打击极大,频繁的灾难摧毁了社会财富,均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的生存环境,削弱了政府和人民的承灾能力,导致尖锐的社会矛盾。

王猛一边品着黄山毛峰茶,一边为任剑南与紫婉讲道。

(各位大侠,大家好!每位作家都是顶着巨大的生活压力来写作,为了能给大家写出一个精彩的故事情节,你们的支持和投票就是我继续写下去的动力。希望你们多多支持,多多打赏,谢谢大家!)

最新小说: 大唐天将军 天下长宁 光宗耀明 大秦仙医 我教学生修仙,真是为了考清华 谍战:开局和郑耀先结拜,我成了军统七哥!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首辅 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