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东晋奇侠传 > 第一百五十章 位极人臣

第一百五十章 位极人臣(2 / 2)

王导连连推辞不敢承受。

当初,司马衍年幼,每次见到王导,都要下拜。

又曾在给王导的诏书上写着“惶恐地说”这样的话,中书省起草的诏书,则称“敬问”,这以后就成了定规。

后来正月初一,王导入朝,司马衍还亲自起来迎接,并以家人礼拜见他的妻子曹淑。

当时天下大旱,王导上疏请求退职。

诏书说道:“圣明的君主管理天下,行动都要合乎天道,举止不能偏离了规则,这才能使人伦肃整,万物生长顺利。我肩负祖宗基业的重任,受着王公的推举辅佐,但不能继承仰接古圣王的遗风,使宇宙万物平安,造成天旱日久,万民忧愁怨胥,国家的不幸,责任在我一人。您贤明通慧,精于道博于理,才志弘大深远,功盖四海,辅助朝政已有三代,国家之典则没有废亡,都是由于您像仲山甫那样辅佐的结果。而现在贬低自己的功绩,引咎自责。现在把元首的过失,移给宰辅大臣来承担,这更会增加我的过错。国家治理的万千事机,不可一日不理,您应该放下谦虚礼让的个人品节,而承担起治世经国的大任。门下省速遣侍中以传达我的诚意。”

王导坚决地推让,朝廷数次下诏恳请,然后才继续执掌朝政。

王导平素俭朴寡欲,仓中没有积蓄的粮米,穿衣不同时穿两件帛衣。

晋成帝司马衍知道后,送给他布万匹,以供他私人开支。

王导体弱患病,出席不了朝会,成帝就亲自到他府中,置酒设乐,然后用舆车将他接到殿里,成帝就是这样敬重尊崇他。

咸和七年(年),陶侃派毌丘奥经营巴东,又派其子陶斌和南中郎将桓宣西伐樊城,派侄儿陶臻、竟陵太守李阳等共同攻下新野,收复了襄阳。

襄阳为荆州北门。

襄阳它起着阻止后赵沿汉水南下的作用,又是东晋经略北方的一个重要阵地。

朝廷拜陶侃为大将军,赐予赞拜不名、剑履上殿的殊荣,被陶侃上表坚决辞让。

陶侃到晚年时深感物极必反的道理,因此不参与朝政,多次想告老还乡,但被佐吏们苦苦相留。

陶侃晚年位极人臣,能“怀止足之分,不与朝权”,对他个人来说,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这样既可维持“家僮千余,珍奇宝货富于天府”的家业,又可保住子孙的前途。

咸和九年(4年)六月,陶侃在病中上表逊位,派左长史殷羡将官印节传等送还朝廷。

陶侃他在离开荆州前,军资、器仗、牛马、舟船等,都有簿录统计,封存仓库,由陶侃亲自上锁。

陶侃将后事托付给右司马王愆期,加职都护,命他统领文武官吏。

十二日,陶侃乘车离开武昌,到渡口乘船,准备返回长沙,回头对王愆期说道:“老夫现在蹒跚难行,正因你们阻拦。”

次日(月日),陶侃于樊溪去世,享年七十六岁。

根据他的遗嘱,众人把他葬在长沙南二十里的地方,他的旧部又在武昌城西为他刊石立碑、作画像。

成帝下诏追赠陶侃为大司马,赐谥号“桓”,以太牢礼祭祀。

其爵位长沙郡公被降封为醴陵县侯,食邑五百户。

朝廷任庾亮为都督江、荆、豫、益、梁、雍六州诸军事,兼领江、荆、豫三州刺史,进号征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假节。

庾亮推辞开府之职,移镇武昌。

到后来,庾亮又想废黜王导,于是写信给郗鉴,陈述王导的过错,并征求郗鉴的意见,郗鉴仍不同意,此事只好作罢。

咸康元年(年),历阳太守袁耽上报,称后赵石虎的军队侵掠历阳郡,王导请求出征讨伐。

朝廷加王导大司马职,授黄钺节杖,领中外诸军事,设置左右长史及司马,供给布万匹。

王导不久才发现是错误情报,于是解除大司马职。

咸康四年(年),又转任中外大都督,进升太傅,又拜丞相,依照汉朝制度,罢去司徒之设,以职权归于丞相。

同年,其妻曹氏去世,朝廷追赠以金章紫绶。

自汉、魏以来,群臣不拜皇帝的陵墓,王导因和司马睿亲密得如同布衣之交一样,不仅仅只是君臣关系,每一次提拔封赏,都到陵前拜祭,不胜悲哀。

由此下诏百官拜帝王之陵,这是由王导开始的。

咸康五年(年),后赵皇帝石勒逝世,庾亮见状,有收复中原的想法,于是将豫州刺史之职授予辅国将军毛宝,让他与西阳太守樊峻领一万精兵,共守邾城。

又任命陶称为南中郎将、江夏相,率部曲五千人进入沔中。

庾亮之弟庾翼任南蛮校尉、南郡太守,镇守江陵。

任命武昌太守陈嚣为辅国将军、梁州刺史,进入子午道。

又派偏师伐蜀,进入江阳,擒获成汉的荆州刺史李闳、巴郡太守黄植,将他们押送京师。

庾亮则率十万大军,据石城,为诸路大军的后援,于是向朝廷上疏请求北伐,成帝让群臣商议此事。

当时王导和庾亮的想法相同,而郗鉴认为物质准备不充分,不可贸然行事,太常蔡谟也认为石虎不是庾亮能够对付的,此事便作罢。

正值后赵大军进犯邾城,毛宝向庾亮求援,庾亮认为邾城城池坚固,没有及时派兵。

同年九月,邾城失陷,毛宝、樊峻投水而死。

当时庾亮还在上疏想移镇石城,听说邾城失陷,这才作罢。

庾亮向成帝谢罪,请求自贬三级,降为安西将军。

朝廷下诏让他恢复原职。

不久,又拜他为司空,其余官职依旧,庾亮推辞不受。

庾亮自从邾城失陷后,忧闷成疾。

咸康五年(年),王导病逝,终年六十四岁。

晋成帝司马衍于朝举哀三日,遣大鸿胪持节监护丧事,仪式赠物的礼仪,比照汉代大司马霍光及安平献王司马孚之例。

下葬时,晋成帝司马衍赐九游辒辌车、黄屋左纛、前后羽葆鼓吹、武贲班剑百人,自东晋中兴以来,没有可以同他相比的臣子。

晋成帝司马衍又派使持节、谒者仆射任瞻追谥“文献”,以太牢礼祭祀。

当时王导、郗鉴相继去世,朝廷于是征召庾亮为司徒、扬州刺史、录尚书事,他又推辞,成帝准许。

咸康六年(4年)正月初一(月日),庾亮去世,享年五十二岁。

朝廷追赠太尉,谥号文康。

吊丧时,晋成帝亲临。

等到下葬时,又追赠永昌公的印绶。

其弟庾冰力表庾亮先志而推辞,成帝准许。

(各位大侠,大家好!每位作家都是顶着巨大的生活压力来写作,为了能给大家写出一部精彩的故事情节,你们的支持和投票,收藏就是我继续写下去的动力。希望你们多多支持,多多打赏,谢谢大家!)

最新小说: 我教学生修仙,真是为了考清华 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谍战:开局和郑耀先结拜,我成了军统七哥! 光宗耀明 首辅 大唐天将军 大秦仙医 天下长宁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