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 东晋奇侠传 > 第一百五十六章 东晋新晋权臣桓温

第一百五十六章 东晋新晋权臣桓温(2 / 2)

还有一次,某日大雪,桓温出猎,先去拜访老友,刘惔见桓温一身戎装,持刀握棒,一副刺眼的武夫样子,就趁机讽刺道:“老贼欲持此何为?”

桓温笑道:“我不为此,卿安得坐谈乎?”

桓温行政宽和,连他自己的儿子都不理解。

有一次桓温他杖责属下,刑杖只是从官服上掠来掠去,碰巧被他的第三个儿子桓歆看见,就讽刺说,这受杖简直是“上捎云根,下拂地足”,就是打不到身上。

桓温也不生气,还说这还嫌刑罚重了。

还有一次,他曾经派部下罗含检查属下谢尚,结果部下在谢尚那儿喝了几天酒就回来了,什么也没干。

桓温询问检查报告,罗含反问道:“不知道您认为谢尚是什么样的人?”

桓温回答说道:“比我强。”

罗含就说道:“比您强的人怎么会做坏事呢?所以我什么都没问。”

桓温一笑了之,也未计较。

另外,桓温为人深沉而多情。

一次进军途中,有人抓了一只小猿猴,它的母亲尾随船队,一路悲号,行百余里不去,终于趁船队靠岸的时候跳上了船,却已经精疲力竭,当即气绝。

解剖后发现肠子都断成一节节了,这就是所说“肝肠寸断”的来历。

桓温听说后大怒,下令将肇事者赶出军队。

还有一例,在一次宴会上,一位参军吃蒸薤,蒸薤黏在一起夹不起来,同坐的人不肯帮忙,终于连筷子都黏住了,满堂哄笑。

桓温却面色沉重,说道:“同盘尚不能相助,况复危难乎?”

下令罢免同坐之人的职务。

建元元年(4年)七月,朝廷以桓温为前锋小督、假节,让他率部据守临淮,协助荆州刺史庾翼北伐。

同年十月,桓温升任徐州刺史,并都督青徐兖三州诸军事。

桓温他与庾翼交好,曾相约一同匡济天下。

永和元年(4年),庾翼病逝,临终前请求让儿子庾爰之接掌荆州,但辅政的侍中何充却推荐桓温。

荆州刺史庾翼死后,各路门阀竞相争夺荆州地区,朝廷出于权力上的平衡,想推举出一位远非豪门望族的人来接替庾翼,恰好桓温适合这个条件。

丹杨尹刘惔认为桓温确有奇才,但亦有野心,不能让其掌握荆州形胜之地。他建议会稽王司马昱自领荆州,但司马昱却不肯采纳。

庾翼自己当初也没有想到,他所竭力举荐的桓温,后来会占了自己儿子的位置。

同年月,桓温升任安西将军、荆州刺史,持节都督荆司雍益梁宁六州诸军事,并领护南蛮校尉,掌握了长江上游的兵权。

如此,命世英雄终于有了施展雄心和抱负的人、财、力、地。

桓温得以进入荆州地区,但是凭他那时的威望,远不能站稳脚跟,各大士族也仍然轻视他。

待到桓温冒险西进,一举攻灭西蜀成汉政权,才牢固地掌握住了荆襄这块地盘,声望才有所改善。

桓温出镇荆州后,打算西伐占踞巴蜀的成汉政权,以建立功勋。

而当时的成汉正日渐衰微,皇帝李势更是荒淫无道。

永和二年(4年),割据今四川大部、云贵局部的成汉发生了一桩变故。

成汉大臣李奕起兵反叛,应者云集,很快就打到成都。

要不是李奕在成都城外被戏剧性的射死,成汉君主李势的皇位就做到头了。

不过李奕的猝死也只延缓了李势几个月的皇帝生涯而已,因为在荆州虎视眈眈的桓温从这次事件中嗅到了契机。

江夏相袁乔对此极力赞同,建议桓温率领一万精兵轻军速进,直攻成都。

同时,他认为北方的后赵政权不敢趁机进犯,以打消桓温的顾虑。

桓温遂决定伐蜀。

永和二年(4年)十一月,桓温上疏朝廷,请求伐蜀,但未等朝廷回复,便与征虏将军周抚、辅国将军司马无忌率领精卒,沿长江西上,开始了灭蜀之役。

桓温他命袁乔率二千人为前锋。

朝廷得知后,忧虑不已,认为他兵力过少,又深入险要偏远的蜀地,担心他最终会兵败而回。

唯有刘惔认为桓温必能灭蜀。

永和三年(4年)二月,桓温军队到达距离成都南一百多公里青衣江(今四川名山北)。

李势这才反应过来,命将领李福、昝坚率大军赶赴合水,以抵御晋军。

汉军诸将欲在江南设伏,昝坚却从江北鸳鸯琦渡江,向犍为(今四川彭山东)开进,结果与晋军异道而行。

同年三月,桓温军队兵至彭模(今四川彭山东南),留下参军周楚、孙盛看守辎重,自己亲率步兵直趋成都。

李福回军袭击彭模,被孙盛等人击退。

而桓温则三战三胜,击败李权等部汉军,进逼至成都城下。

昝坚赶到犍为,未遇晋军,便从沙头津(今四川新津南)渡江还军,却得知晋军已攻至成都城外十里陌,因此不战自溃。?

李势只得集结所有兵力,在成都城外的笮桥与晋军决战。

当时战况惨烈,晋军前锋失利,参军龚护战死,汉军的箭矢甚至射到了桓温的马前。

诸将皆惧,意欲退兵,而鼓吏却在这时误击前进鼓。

袁乔乘势督促军士奋战,终于反败为胜,大败汉军。

桓温趁胜攻入成都,并焚毁小城。

李势乘夜逃走,远遁九十里,最终决定投降。桓温接受投降,将李势送往建康。

成汉政权至此灭亡。

桓温平蜀后,在当地举任贤能,援引贤才为己用,将成汉旧臣王誓、王瑜、邓定、常璩等人辟为参军,成功安抚蜀地。

但王誓、邓定不久便举兵叛乱,最终都被晋军讨平。

桓温平蜀后,在蜀宫中大摆酒宴,宴请麾下僚佐及蜀地缙绅。

桓温素来性情豪放、气概直爽,当日更是英气勃发,在席间畅谈古今成败存亡之道。

满座之人对桓温磊落之态,无不赞赏,散席之后仍有回味。

但周馥却叹道:“遗憾的是你们这些后辈都没有见过王敦大将军!”?

桓温在蜀地留驻一个月,便班师返回江陵(今湖北江陵)。

永和四年(4年),朝廷封赏平蜀之功,欲封桓温为豫章郡公,却被尚书左丞荀蕤劝止。

最终,桓温被封为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临贺郡公。

(各位大侠,大家好!每位作家都是顶着巨大的生活压力来写作,为了能给大家写出一部精彩的故事情节,你们的支持和投票,收藏就是我继续写下去的动力。希望你们多多支持,多多打赏,谢谢大家!)

<

最新小说: 新帝国:从土匪到军阀 时空隧道之云中谁寄锦书来 慕少你老婆虐渣了 状元养成记 快穿之总有男神暗恋我 反派女主开局只想抢江山 大宋青衫子 大秦:我有一个神奇书店 快穿之宿主她好怂啊 穿越之王爷求您别耍流氓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