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之三(1 / 1)

?回家收秋的这段时间,每天起早贪黑地和父亲摸爬滚打在一起,老爹的行法动静、言谈举止深深地感染了肖北,他现在已经有点慢慢地理解老爹了,看着老爹在烈日下淌着汗水的深赭色的脸庞,他不由地想起了罗中立创作的那幅油画——《父亲》,画中老农那历尽岁月沧桑的满脸的皱纹、粗粝的手指、开裂的嘴唇,还有那双温和的、善良的眼睛,和眼前的父亲是多么的相像啊,这幅画所散发出的那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老爹浑身散发出来气息又是多么的吻合。

是的,他们是一群在任何极度贫困折磨下也不会屈服的农民,他们用自己敦厚、结实、温暖的脊梁背负起时代的艰难困苦,他们也许木讷少言、也许老实懦弱、也许逆来顺受,但他们那种顽强坚韧、不求索取、忘我付出的秉性,就是我们永远割舍不断的根呐。

肖北开始体会到了父亲对粮食和土地投入的那份深情,也开始懂得了父亲对粮食和土地的那份依恋,他知道了自己的虚荣、浅薄和无知,他想像父辈一样去热爱每一寸土地、去珍惜每一粒粮食。不由自主地,他想起了那首耳熟能详的童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啊,他是一个朴实的农民的儿子,他是脚下这片黄土地的儿子,他的根扎在这里,不然,他就会像一簇风中乱蓬一样无依无靠、随波逐流。

在接下来的活计中,肖北总是抢着干重活累活,想着让辛苦的父母多歇歇。对这个明显的变化,肖太平暗自喜在心头,他私下里悄悄对老伴说:“你看到没有,咱二儿子到底长大了,懂事多了,他开始关心、孝顺咱老两口了,这书没白供、这班没白上呐”。听着老头子难得地说儿子几句好话,母亲心里舒展极了,但还是沉下脸,抢白了老头子几句:“我的儿子什么时候也是好样的,就你这老汉儿,你看看,俺孩子才回家几天,就和你干一样的活口,累得是又黑又瘦,你还喜滋滋的,你当爹的没心肝,我当娘还心疼呢”。肖老汉一看老伴的火力对准了自己,赶紧拿起一把四股叉,向肖北走去。

这段时间,俩儿子在家,这老两口每天都要为他们斗几句嘴、抬几句杠,哈哈,这倒成了俩人的一种乐趣。不过,肖老汉可占不了上风,老伴的腰杆显然要比平时硬几分,母以子贵嘛。

而肖北,全然不知父母因他而起的这段小插曲,这时,他正赶着蒙着双眼的大黑牛,碾着他家那一大片已经晒干的谷穗,他把长长的缰绳栓在腰上,使劲拽着大黑牛那硬梆梆的头,对它大声呼喝着,还不时地甩一下响鞭,赶着它拉着碌碡嚓挞嚓挞地转着圈。哎呀,这谷子就是比黍子好碾啊,没过多大功夫,肖老汉已用四股叉把穗秸挑了出来,然后,全家人一起上手,用刮耙、簸箕、大龙须扫帚,将碾好的谷子推成一大堆。然而,活做到这里并没有完,更费劲的活还在后面哩,那就是扇场。

从前几天扇那一大场黍子开始,肖北就没有让老爹再上扇车,他一拍胸脯,笑着对老爹说:“以后,蹬扇车这活就靠给你的接班人了,你就看好吧”。确实,父亲的腿脚已经不如年轻人灵活了,也就不再坚持了。

就这样,肖北唱主角,左脚站在凳子上,右脚蹬着扇车的摇把,匀着用力,使车膛内的扇轮飞快地转起来,喷出一股足以把秕子、草叶、灰土吹远的硬风来。你看,他不光两条腿使劲,而且还得把腰杆挺直喽,两只手也不能闲着,一只手接过三弟撮满谷子的簸箕,一只手把簸箕里的谷子细细抖开,均匀地从扇车口流下去,这样,才能保证扇出的谷子干干净净。是呀,现在是给自家干活,谁还会耍滑偷懒?所以,蹬扇车的人一定要做到耐力第一、心身不二、手脚不停、速度不减。

不一会,肖北头上的汗水便顺着脸颊、脖子流了下来。母亲看在眼里,赶紧放下刮耙,拧了块湿手巾,递给他擦把脸,不然汗水就流进眼睛里了。看到儿子累得汗流浃背,母亲对在扇车前面打截【把好粮刮到一边推成一堆,把秕子扫成一堆,把杂草扫成一堆】的肖老汉说:“老头子,要不歇会儿吧。”肖太平果断地说:“不能歇,刚开始都是这样,农村的活口哪有不费劲、轻省的,过了这一会儿就好了。”

可不是,3000多斤谷子一股气扇了下来,肖北除了口渴以外,和上次扇那2000多斤黍子一样,浑身上下倒也没感觉有多累。怪不得父亲常说:年轻人不要吝啬力气,那劲气是干活练出来的,越干越有劲,不会越干越少,中午饱饱地吃一顿黄糕,你的力气就又全长出来了。是啊,老爹说的有道理,如果中间歇几歇,那肯定是腰酸、腿痛、胳膊困,再也不想干下去了。不是古兵书也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嘛。

相差不了几天,凤西村各家各户的黍子、谷子都装进了粮囤和大缸。熟透的、黄灿灿的玉米棒子已垛在了房檐底下,就等到冬闲时一家人再慢慢搓籽脱粒了。一袋袋皮粗、个大的山药【土豆】也下到了地窖子里,可不敢在外面放麻了,这可是农家一年四季的主要菜蔬啊。

现在,各家的场面上也就剩下些准备最后拾掇的黄豆、菜籽和准备喂牲口的一捆捆、一垛垛的秸草了。场面上活动的只剩下了老人和年轻媳妇,老人们三五成群,或在场房唠嗑侃大山,或相互帮忙打要子捆绑秸草,更有个别老人,拿着扫帚、簸箕到场边去扫落下的土粮食,好背回家喂鸡呀。再看那些说话相投的小媳妇们,各自在树荫下围成一个个小圈子,你一言、我一语,唧唧喳喳、嘻嘻哈哈,但她们的手里并没闲着,飞快地织着自家男人、孩子的毛活。不时地,不知是谁聊到了什么可笑或开心的事,马上就会有一两声爽朗的笑声飞向秋天那湛蓝的天空。

而这时候,最高兴的要数那些还不晓得人世烦恼的无忧无虑的幼儿了,他们或骑着高粱杆当马在平整的场面跑来跑去,或围着一个土堆用树枝瓦片不厌其烦地掏窑搭房,还有几个正蹲在一起,低着头用薅锄刨一片干牛粪下的坚牛【屎壳郎】窝,如果刨出一个有犄角的、个大的公坚牛,他们都会如获至宝。

不过,小家伙们也会因为这个心爱之物的归属问题立时反目。你看,那个稍大些的胖小子把和他争抢大公坚牛的小伙伴一头顶倒,抓起坚牛扭头就跑。被顶倒的小孩坐在地上,搓着脚嚎啕大哭,响亮的哭声立时把各处坐着的小媳妇们惊得站了起来,东张西望的找自家的孩子。其中的一个小媳妇早已箭一般扑到哭着的孩子身上,以为自己的宝贝被打破了头,才哭得这么惊天动地,抱起来一看,一点点儿皮儿都没有擦伤,真是虚惊一场。她气得在儿子的屁蛋上轻轻地拍了一下,放到地上,又回到原来的地方或说或听小媳妇们的私房话去了。再看,刚才还哭天抹泪的小孩儿早又跑到了那个胖小子的跟前,几个孩子围在一起,看那个大公坚牛在土堆上打窝哩。

多好啊,纯真而又可爱的童年。粮场上这么悠闲自在、云淡风清的,展现在眼前的真是一卷秋和景明的盛世妇孺嬉戏图啊,全不见了前些日子人们“抢秋”时的那种火辣辣的场面。

是啊,秋收已到了尾声,庄户人的心里已慢慢平和下来,他们不再担心老天爷突然变脸,如果刮大风、下大雨,倒有个理由在家歇一天哩。所以,他们都放缓了节奏,开始慢条斯理地去做秋末那点扫尾子的活计。家里劳力多的,已经分开了班子,一班人到萝川河岸边的滩地去下成熟了的葵花饼子,一班人去地里收拾玉米杆子,好拉回家等到冬天喂大牲畜呀。

肖太平老汉自知自家的劳力软差,爷仨可没敢分开,正飙着劲下河滩和坡下地里的十几亩葵花呢。你看,每每割下一个洗脸盆大的葵花饼子,肖老汉就会乐得合不拢嘴,那精神头比俩儿子还足呢。

等装满一车,肖北便套上大黑牛往家里送,每次走到村边的坡头下,那些乡亲赶车上坡的壮观一幕,都会让肖北为之震撼。在那条长长的、盘曲而上的坡道上,各家拉葵花饼子的各式驴、骡、牛车,排成了一条长龙在缓缓前行,此起彼伏的吆喝牲口的喊声响彻了这条坡道。那些牛、骡每拉几步,就会喘着粗气、撑着劲停下,这时候,它的主家必须机敏而迅速地把手里拉着的木榔头垫到轱辘后面,这样,那些懂事的大牲畜才可以松一下劲,歇息几分钟。而有些心疼自家爱畜的人,还会在车上拴一个边套,在他家的大牲畜拉坡时,就把边套挎在膀子上,弯腰低头的使劲帮衬着,好让爱畜省点力气。

就是这样,那一架架畜力车一步一步爬上了坡头,而旁边又有人赶着空车向坡下跑去。声嘶力竭的肖北身处在来来去去的车流当中,他的心里五味杂陈,这种沉重而繁忙的劳动让他切实感受到了庄户人的不容易。他们就是凭着这些原始的农运具、凭着那份要过好日子的朴素情感,在他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上辛劳地耕耘着,从春到秋,他们付出了多少的心血和汗水啊。

肖北深深地为父老乡亲们那超强的耐力和韧性所折服,这也许就是中国农民永不磨灭的品性,也是他们永远不可战胜的武器,他们自己需要的少之又少,但他们却把大地的每一分收获都回报给了我们这个社会。我们相信,世界上,只要有他们存在,只要有一方土地,不管条件如何艰苦、环境如何恶劣,这个地方都会勃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丰收的希望。

;

最新小说: 综武:女侠,请助我修行! 编剧:从漫长的季节开始 四合院:都是主人的任务罢了! 仿生玩具?你这分明是仿生武器 超级歌手流量为王 我宇宙孙连成,你侯亮平一边站着 背靠聊天群的我终成宇宙之主 影视:我游所为,绑定十冷河神 黑狼山的女奇侠 我爹赵蒙生!李达康拿啥跟我玩?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