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古代言情 > 铁血大宋:恭送大宋皇帝上路 > 第6章 大宋,文人的天堂

第6章 大宋,文人的天堂(1 / 1)

皇宫文德殿內,赵旭在接受了百官的朝拜后,便开启了他的第一次朝会。

“臣等恭贺圣上龙体康复、得太祖赠言、此乃大宋之幸、百官之幸、民众之幸也。”

宰相章惇作为权相朝堂的话事人,上来就是一顿三连鞭龙屁,将整个大殿拍的啪啪响,有了带头大哥的号召,其他文武百官当然不会落后,纷纷站出来响应

赵旭在充分领略了大宋朝堂文化后,心中也顿感一阵酸爽,怪不得那么多人为这个龙椅争得头破血流,原来做帝王是如此的惬意、销魂啊。

“诸位爱卿同喜同喜,太祖有言,这天下啊,是我们赵家的,但是同时也是诸位爱卿,所以太祖才有了君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理念。”

赵旭知道要跟这些高素质的文人大儒打交道,不能硬刚,文人吗就是文绉绉的,凡事得有个出处,所以得慢慢来,不能着急,第一步就是要收心。

先给这些大臣们扣上一顶于帝王共治天下的帽子,让他们都有一种主人翁的感觉,顺便再次抬出太祖以证明自己所言不虚。

“吾皇圣明!”众臣见赵旭如此明事理,于是便纷纷行礼说道。同时心中也乐开了花,毕竟能得到董事长的夸耀是每个做下属的高光时刻。

“诸位爱卿,这国家啊就像一条逆流而上的船只,而朕就是这艘船只的掌舵人,列为爱卿呢,就像是在二岸拉船绳的纤夫,所以要想这条船平稳上行,就需要诸位爱卿同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赵旭此时举这个例子就是想告诫众臣,这国家是我们大家的,我们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团体,你们现在新旧党争就像二岸的纤夫,左边拉一下,右边拉一下,那国家如何能发展前进呢?

在朝堂上的都是大宋最聪明脑袋,他们当然非常清楚赵旭指的是啥,但是此刻他们也不好表态,在大臣们看来,新旧党争又不是全是我们做臣子的错,你老爹宋神宗大搞改革,触犯了皇族和既得利益集团,然后将王安石拿出来顶罪。

接下来你奶奶高太后临朝听政,重新启用守旧派司马光,对改革派人员一顿痛贬,要是没有你们赵氏皇族的允许,司马光他敢这么做吗?

最后您老大上台了,立即重用改革派,导致很多守旧派官员被集体抄家,累计达百名之多,你们做皇帝、太后的这么轮番折腾,朝廷的大臣谁受的了啊。

最苦逼的就是我们这些官员了,好不容易十年寒窗苦读,中个进士了,原本以为可以为民做主,光宗耀祖了,哪里知道一入朝堂深似海,不要说站错队了,就是说错一句话就直接轰出京城,这叫啥事吗?

您现在倒好,一个纤夫拉船将责任统统推卸到我们这些大臣身上,说的我们天生就是好斗者一样,其实我们也是被逼无奈,因为党争之风日益盛行,我们不站队能行吗?

虽然大家心里都这么想,但是谁也不敢提,因为官大一级压死人啊,何况人家还是皇上。

赵旭看着满朝的文武百官个个默不作声,顿时也反应了过来,看来他们也是随波逐流、被逼无奈啊。于是便自我辩解道:

“朕的意思是希望诸位爱卿能摒弃前嫌,携手共进,跟朕一起共同建设大宋,对于改制新法,我们要允许不同意见者的存在,既然有反对的声音,那就说明新法还有不完善之处,这就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吗?”

“任何的改革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要是有法度可遵循,那就不是改革了,既然大家都是花姑娘上轿头一回,犯些错误也是正常的,毕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吗?”

赵旭此时只能先将新旧二党各打五十大板,但是实施改革是前提,守旧派不能因为反对而一骨碌的凡事不问青红皂白都反对,改革派也要允许不同的反对声音,加以完善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不要一遇到有人对改革提意见,就马上弹劾让他滚出京城。

“皇上心胸,让臣等惭愧,吾皇圣明!”赵旭的第一个友军宰相章惇先反应了过来,随即认可道。

章惇非常清楚,此一时彼一时了,眼前的这位皇帝可不像之前的少年天子,至少对于他这个宰相来说,根本已经拿捏不了了,之前他怂恿皇帝对司马光掘坟、取消高氏太皇太后的称号,这热血皇帝差点都答应了。

要不是尚书右丞(副宰相)许将的强烈反对,估计此刻司马光早已经曝死荒野了...

但是自从皇上病愈后,整个人完全不一样了,多了一分理智、成熟、稳重,还带有那么一点点狠。

正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赵旭此时的一番言语,不仅宰相这么感觉,其他大臣也感同身受。

“皇上所言甚是,秦孝公的商鞅变法也是历经六代君王,最后才成就秦始皇一统六国的霸业,试问要不是商鞅变法改变大秦祖制,何来秦皇霸业呢?”

副宰相许将当然也看出来了皇上的变化,见领头人章惇已经臣服,于是便也站出来回应道。

大宋是文人的天堂,很多大儒都喜欢引用古典来说服他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自己的博学和见识,所以文人在大宋都活的非常滋润,唐宋大家就有六个出自宋朝,其他的名人更是数不胜数...

但是事物往往就是这样,大宋文盛的同时也必然导致武将的衰落...

别的不说就大宋的国防部(枢密院)一直都是文官在掌控,唯一的例外就是那个比岳飞还冤、还惨的武将狄青。

虽然狄青平定侬智高之乱等战功显赫,最后升任枢密院使,但是文官集团马上坐不住了,便以宋太祖“陈桥兵变”为由,将其排挤出朝廷,最后被贬陈州郁郁而终。

另外一件事也能说明大宋轻武的程度,那就是宋仁宗为了招揽天下英雄、提高宋军的战斗力,在武成王庙设立武校,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官方军事学校,然而这个学校开了仅仅天便关门大吉了,原因是招收不到学员。

因为在整个大宋文风盛行的趋势下,当兵是一件极其丢脸的事情,没有一点尊严可言,民间有句话叫“好男不当兵”。

这不仅是一个朝代的悲哀,也注定会成为一个时代的悲剧...

<

最新小说: 足球之开局百鸟朝凤,我无敌了! 盘点童年名场面,魄神!赤焰雄狮 四合院:厨神觉醒,何雨柱赢麻了 崩铁:盘点二创名场面,角色破防 全民觉醒:开局真实天赋系统 开局获得雷之呼吸,被校花曝光了 影视:我,北齐战无名! 白纸扇?毒纸扇!蒋天生劝我厚道 原神日记:调教七神的事瞒不住了 霍格沃茨:开局承认自己是食死徒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