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古代言情 > 铁血大宋:恭送大宋皇帝上路 > 第33章 中国最早的报纸

第33章 中国最早的报纸(1 / 1)

“皇上说的对,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那些有钱土财主们就差这点钱吗,对朝廷法度都抠里嗦的,下官认为地主、士绅阶级不仅要当差,还要纳粮,而且分子要比普通的老百姓更多...”

郑侠简单的几句话顿时像一颗地雷一样,直接引爆了全场,大家简直不敢相信,地主、士绅们一直以来不当差不纳粮的传统,要被这个看大门的给打破。

“郑大人,请主意你的言词,这里不是城门口,而是文德大殿。”

“是的,也不看看这是啥地方,净说胡话。”

“英州的米饭就喂出这样的白眼狼吗?”

“啥身份啊,竟然在这里大言不惭...”

“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也,郑侠你这到底是啥意思?”

面对众臣的口诛笔伐,郑侠依然十分淡定,心里在想,就这,哈哈,比老子当年在开封府大牢里差太多了,我连死都不怕,还会怕你们这些人胡言乱语,老子始终相信公道自在人心,大不了老子我重回英州之地。

赵旭见到整个文德殿吵成一团,也没有任何表态,只是静静地看着大家,意思就是,请继续你们的表演。

而有些聪明的人却看出了端倪,说的准确些就是摸准了皇上的脉络。

“郑大人此言也并非不无道理,新法改的就是旧制度,就如皇上刚才所言,地主、士绅也是我大宋子民,他们也有责任对国家负责,对百姓负责,古人云,天下为公,这个公就是要公平,既然是大宋的子民,那有何理由不纳粮、不当差呢?”

“普通老百姓虽然没有读过圣贤书,但是至少也懂得家国的道理,而从小就对四书五经耳染目濡的士绅们难道不懂吗?我看未必,就是他们的虚荣心在作怪而已,那他们的自信到底来自于哪里呢?凭啥他们就比普通老百姓有特权呢?”

“本来农民种地就是为了让大家填饱肚子,茶农种茶就是为了改善大家的生活品质,而士绅读书则是为国家社稷做出贡献,为普通百姓谋取福利,大家只是分工不同而已,本质就没有贵贱之分,既然大家都同在一个屋檐下,那他们为何不能尽到一个大宋子民的责任和义务呢?”

蔡京的反应永远快众臣一步,抢先露了脸,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也是对郑侠的变相支持。同时他相信皇上是认可郑侠的,要不然早就阻止了。

其实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没有啥高深的学问在里头,反而是非常的简单、容易懂。可是呢,有些人就是误认为自己有种天生的优越感,他们其实并不在意这点钱粮,而是关乎面子而已,他们是高人一等的。

大家见蔡京这么说了,一下子也找不到反驳的理由,只有老古董程颐动了动嘴巴,但是马上又欲言又止了。在程颐心里,此刻杀了郑侠和蔡京的想法都有了,但是往御座上一看,赵旭那副微笑的脸庞,让你顾忌很深,于是只好乖乖的闭嘴了。

“关于地主、士绅不当差、不纳粮,这是意识的问题,是上千年遗留下来的传统观念,要想改制还得先从观念入手,要先慢慢改变这些人的想法,循序而进,臣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将一体纳粮、一体当差的新法贯彻下去。”

章惇也是闻道了朝会的硝烟味,也做了一个中性的表态,至少二边都各打五十大板。

“臣附议”苏轼见章惇这么说,他也感觉这是目前最合理的处理方式,要是强制推行的话,恐怕会引起地主、士绅的强力反弹,而他确实领教过这种保守势力的可怕,好好的给整到御史台监狱里面去了。

大臣们见主要领导都这么表态了,其他的都默认,于是众臣开始站队,纷纷附议章惇的建议。这就是大宋王朝典型的中庸之道,也是为官之道的精髓所在。

而赵旭眼看朝会逐步形成共识了,于是再次露出迷人的微笑说道:

“诸位爱卿言之有理,此事确实需要从长计议,要有个过程,急不得,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到蛋,那就这么定了,今日朝会就议到这里,散朝。”

众臣蒙权无比,啥,“步子太大扯到蛋”,这是咱堂堂大宋帝国皇上在威严的朝堂上咋能说出这种“低俗”的话呢,但是当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赵旭已经起身走远了,只看到御座边那个怒目圆睁的小李子,于是众人赶紧兴跪拜礼,恭送赵旭的离场。

...入夜,苏轼奉旨急匆匆的进入福宁殿。

“苏爱卿在京城可习惯?”赵旭知道苏轼一生颠沛流离,不是流放就是在流放的路上,也确实为难了这位文化界大哥,上来也就先来个简单的问候。

“回禀皇上,下官蒙受天恩,在花甲之年回到京城,目前臣吃的香,睡得好,活的踏实。”

苏轼也是一顿龙屁啪啪响起来,老大,只要您照着我,那我在京师活的可滋润了。

“哈哈,那就好,爱卿可了解邸报?”赵旭哈哈大笑道,看来性情中人就是不一样,说话直接简单明了,于是也不跟苏轼饶弯子,直接将问题抛了出来。

“启禀皇上,臣略知一二,邸报乃大汉所创,目的就是将京城皇上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宫廷大事等有关政治情报,写在竹简上或绢帛上,然后由信使骑着快马,通过秦朝建立起来的驿道,传送到各郡长官。”

“经过汉、唐及我大宋的发展完善,目前邸报不仅是各州、县长官及幕僚了解朝廷大政方针的文书,也是各地地主、士绅等人分析朝廷局势的材料,更是很多富商巨贾了解朝廷经济政策的风向标。”

苏轼将自己所知道的言简意赅地说了出来。

“苏爱卿果然是满腹经纶,邸报作为地方官府、士绅官僚、商贾们了解朝廷事务的主要信息来源,确实起到了朝廷喉舌的作用,但是爱卿有没有想过,这邸报即可以作为宣传朝廷政策之用,还能起到教化人心的作用,爱卿以为呢?”

在赵旭的提示下,苏轼马上反应过来,顿时明白了赵旭的用意。

“皇上圣明,邸报确实有教化万民的功能,特别是它的受众面都是官府和读书人,朝廷制定政策后,在颁布实施的同时,邸报做好详细的政策解释并一同发出,当基层官府和百姓都了解了朝廷即将施行的政策后,基层官府就不敢对朝廷的政策层层加码,这样邸报就起到了监督的作用。”

<

最新小说: 影视:我,北齐战无名! 综武,人在大庆,开局召唤李淳罡 足球之开局百鸟朝凤,我无敌了! 抗战:战绩万倍返还,全球MVP 人在大庆悟性逆天,师姐海棠朵朵 网王:称霸网坛,开局悟性逆天 办公室放狙击枪,关你侯亮平屁事 崩铁:盘点二创名场面,角色破防 霍格沃茨:开局承认自己是食死徒 终极:在网上发武学,异能界疯了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