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第六百零九章 朱棣点将

第六百零九章 朱棣点将(1 / 2)

大明洪武三十六年夏。

京城。

文华门外文华园。

中华工局工程部承接的项目,文华门的拱桥东边空地上,移栽了低矮的灌木,铺设了砖道,修剪后的草坪,成为官吏们休息的好去处。

解缙和徐宁两人惬意的坐在石凳上。

徐宁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有这一天,能在皇宫的花园里,这般的自由。

文华殿属于政务机构。

同样是普通百姓眼里的皇宫。

“云贵老挝的铁道工程计划,乃至一揽子的发展计划,已经不可避免的要渐少投入,虽然不至于取消,但恐怕五年内无法落成。”

“是啊,计划不如变化快。”

徐宁理解的点点头。

解缙打趣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你管理的铁道工程部,早已经不是普通的部门,可是老大哥了。”

徐宁连连摆手。

“当不得。”

“兄弟部门的打趣罢了,阁老如何能当真。”

“虽是戏言,却也是实情啊。”解缙看着徐宁,眼底里有丝感慨,机会,往往比才能更重要。

论才能。

天下英才何其多也。

可无论是自己,又或者眼前的徐宁,遇到了最好的机会,并牢牢的抓住,才有了今日的风光,可见选择是多么的重要。

铁道工程部数十万的铁道工人,还是把铁道运营剥离出来后,无论是采购的材料,建设的资金等等,都是庞大的利益网,手指缝里露出丝毫,就是泼天的富贵。

徐宁不愿意在这件事上深谈,主动说道:“阁老所言在亦力把里行省,以及东察合台修建铁道的想法,铁道工程部非不愿,实不能也。”

“西域行省修建的铁道,地理环境比亦力把里和东察合台都司要好,就算如此,维护成本也非常的高昂,最难得倒不是修建。”

铁道工程部并不是徐宁的,十几年下来,有了集体的意志。

哪怕是徐宁,也无法彻底掌控。

杨士奇和兵部走得近,解缙则看中了铁道工程部,双方一拍即合,虽然不算是结盟,却也是利益的诉求,朝廷需要加深对各部的控制,各部也需要有在朝廷发声的代表。

朝廷每一次提出的大发展计划,铁道建设为先,以铁道的修建带动经济发展,已经是朝廷的主要经济手段之一。

换汤不换药。

但是好使。

“无论是何处修建铁道,多么的艰难和环境恶劣,铁道工程部上下,都要发挥修建万里长城的奋斗精神,保障完成工程。”

“经过技术部的勘探和研究,想要解决在亦力把里和东察合台都司的铁道建设,需要以桥梁的形势,建造高架铁道路。”

徐宁解释道:“建是可以建,用更多的民力可以去解决建造难题,但成本太高,需要的材料数,也不是国内承担的起。”

解缙理解的点点头,没有因为自己的政治前程,就硬逼着铁道工程部出面。

“接下来,你们铁道工程部可能要受委屈了。”

徐宁愣了愣,最后无奈的点点头。

不进则退。

既然西北的铁道无法修建,西南的铁道进度又要受到影响,那么国家也不会白白养着数十万的铁道工人,必定会给予新的解决方案。

不久。

解缙带着他的方案,呈交给了朱高炽。

朱高炽看了看,解缙的方案上,主要是下一阶段的经济刺激计划,除了原西南铁道建设上,加大了国内经济的调控,以农机行业和化工行业为主。

“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

朱高炽指点的说道:“农业的发展,必定是最重要的,农业的新技术,从种植到机器,都要最大力度的扶持,给予最大的补贴。”

“越是这个时候,越是要抓紧农业,你的思路非常好,就按照你的想法去做吧。”

得到了太子殿下的首肯,解缙松了口气。

当今的内阁。

他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胡广,胡广提出的西北计划,已经成为了接下来的重心,扳回了一城,解缙不会违背大局,但也不会轻易的让权。

内阁的制度,随着圣人的离去,太子殿下必定会改革。

到底会成为什么样的格局,谁也不清楚,但占据最有利的位置,是每个人的首选。

朱棣登基的当天就下旨皇太孙殿下为太子,并且监国。

此时。

礼部的官员也来禀告。

铁道的普及,加快了社会的效率,包括朝廷的公文传递速度。

得知高丽的态度,胡广和礼部官员们的的谋划没有白费,高丽最让人不放心的李芳远,同意了大明的要求,答应派出三万兵。

总算有了好的局面开头。

朱高炽满意的笑道:“人活着的时候,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的想法变了,仔细思想下来,却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小到个人,大到国家也是如此。”

解缙知道是太子殿下在敲打自己。

如果说今年春天的大明,犹如一盆燃烧正旺的煤炭,那么圣人的驾崩,仿佛为沸腾的大明降了降温,各方冷静了下来,原来的争吵也不再激烈。

冷静了,思路也就跟着清晰。

以往吵得许多事,大家突然不再吵了,觉得没有必要,开始干起了实事。

正如太子殿下提倡的。

经济发展才是正道,应该投入主要的精力,在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从而思考一些旁的问题,需要分清楚主干,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

武英殿。

“皇爷爷。”一名五岁左右的孩子,牵着三岁的妹妹,来武英殿问安,按照自己母亲的教导,孩子们高兴的改口道。

手里拿着木剑和花篮的朱棣满脸笑意,听到这个称呼,猛然愣住了,很快又反应过来,面色恢复常态。

“这是送给你的。”

“这是给你的。”

朱棣弯腰,又把花篮亲手递给小女孩,三岁的小女孩,懂得并不太多,极其的乖巧,不好意思的弱弱道:“谢谢皇爷爷。”

“乖乖。”

朱棣忍不住摸了摸孙女的小脑袋,一旁调皮的男孩子,已经捧着自己的第一把“宝剑”,爱不释手的跑到一边去表现。

小女孩看着哥哥。

朱棣大笑的抱起女孩,往宫外走去。

小孩子最会看人眼色,知道皇爷爷不阻拦自己,兴奋的冲了出去,在武英殿大杀四方,花花草草可就遭殃了。

宦官和女官们欲言又止。

“让他玩吧,不就是些草木。”朱棣无所谓的说道。

他胳臂上的小女孩紧紧的抱着朱棣,露出紧张的小眼神,乐的朱棣忍不住笑开怀。

朱棣不像朱元璋那么多子女。

朱棣的王妃是徐氏。

有一妾是女真酋长之女,出于联姻的政治需求。

最新小说: 从靖康之变开始,缔造最强大宋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无敌小侯爷 穿越兽世:她生了一个新部落!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 三国:开局截胡汉献帝,号令群雄! 三国:重生阿斗,我一统天下 诸天万界修改历史系统 家父李隆基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