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大明天工 > 第一六二回 出访登莱

第一六二回 出访登莱(2 / 2)

“毛文龙也曾这么说。”袁可立淡淡扫了李彦一眼:“大军孤悬海外。供应紧缺。支援不及。以孤军陷敌手。岂能的胜?”

袁可立不等李彦作答。又道:“熊大人的三方布置之策。你可知道?”

“下官知道!”李彦道。脑海中却飞快的思考着袁可立的立场与军略。想来。他是不支持开辟辽南战场的。他的立场与陶朗先相似。也与熊廷弼最早提出的三方布置之策相似。也就是在登莱置办大军。相机行事而已。

“熊大人经略辽东。本官以及李大人你。作为辽事一方主政。也当全力协助。李大人你以为然否?”袁可立淡淡说道。

“大人明鉴万里!”李彦道。

“本官欲以戚太保之法。在登莱练水陆二营。以防建奴进窥登莱。李大人。你觉的如何?”袁可立又道。

李彦抬头看向袁可立:“大人英明。兵在练。而不在募;在精。而不在多。大人若能在山东练一支强兵。他日辽东战事危急。大人挥戈直指。定能力挽狂澜。”

“哈哈。本官也期待着那一天!”袁可立捋须大笑:“李大人。你在辽南。三战三捷。扬我大明军威。难能可贵。日后孤军立于危的。能战则战。不能战则退。本官会让沈将军全力配合的。”

“大人容禀!”李彦差不多已能把握袁可立的性格。不能说很难相处。也有一番建功立业的气概。起码言语中是这样的表现。但难免也有些刚愎自用。这一点。却和王化贞、熊廷弼有些类似。

“下官听闻大人曾有言。制朝鲜以出兵西向。下官愿以偏师出朝鲜。收拢逃亡辽民。编练新军。在东江开辟新的战线。”

“好!”袁可立赞赏的看着李彦:“李大人放心。你若能开镇东江。本官一定会向朝廷。为你请饷。”

“多谢大人!”李彦道。

李彦在登州停留了三日。与袁可立见了三次。他也充分见识到这位新任巡抚的风格。雷厉风行。志向远大。

特别是后面这一点。袁可立不仅打算在登莱编练水陆营四万人。而对李彦在东江、辽南编练新军也积极支持。也给了他“四万”的兵额。

就行政隶属来说。李彦这个辽东道并不归属袁可立管辖。但在辽东战争的特殊情况之下。登莱统筹安排辽南的粮草辎重供应。对辽南的军务拥有很大的影响。这也是李彦搞掉陶朗先。又想与袁可立搞好关系的原因。

袁可立支持李彦在辽南、东江编练四万新军。作为回报。李彦也要支持袁可立在登莱编练水陆营兵四万。

虽然袁可立并没有这样说。甚至连暗示都没有。李彦也不清楚袁可立是不是有这样的意思。但官场之上。你来我往。李彦也不会妄作小人。

袁可立对辽南的支持出乎李彦的意料之外。虽然他的立场。仍然要看朝廷的旨意。不过这种姿态。却足以让李彦放心。

当李彦还留在登莱的时候。在袁可立的催促下。原本被陶朗先截留的一部分物资。已经开始装船。准备运往辽南。这让李彦能够确信。袁可立与陶朗先的截然不同之处。袁可立确实想做一些事情。

有了袁可立的配合。哪怕是登莱输送的粮草只有额定数量的一半。也将大大缓解辽南的经济压力。

接下去的两天。李彦继续留在登州与沈有容商议水营的编练。由于此前沈有容过份慷慨。将登莱水营全数借给李彦使唤。如今袁可立要重建水营。这部分兵力双方必须重新协调。

随着辽南、东江两处防线的逐步形成。辽南水营的使命已经发生改变。大规模的军队与物资的调动不再成为常态。李彦也希望辽南的水营进行重整。而且这个过程已经开始。

由于后金根本没有海上的力量。倒是在常常借着辽东的河水进行军事调动。所以李彦打算将辽南规模庞大的水营缩减为两个部分。一是筹备中的护航舰队。未来将成为大洋舰队。其目标将是广袤的海洋。

另外一个部分就是以内河、近海作战为主的近海舰队。其假想敌就是建奴的内河运输。以及协同作战。由于建奴的重心在辽沈一线。也就是辽河、三岔河一带。所以李彦打算将这支舰队设在长生岛。以长生岛水营为班底。打造一支近海、内河作战为特征的舰队。

“登莱水营。是不是也以近海、内河为作战领域?”李彦看了看沈有容。这位总兵大人也确实想练兵。不过他可没袁可立那么乐观。沈有容几起几落。知道有时候想要做出一点事情来。并不容易。

“袁大人的意思是。编练水营。先练陆战之法。”沈有容道:“这是戚少保当年的做法。”

李彦点了点头:“这倒也不错。”

沈有容微微叹了口气:“或许是老了。本将军倒是没有袁大人那番雄心壮志。这练兵四万。便是练成。怕也不如李大人的一万强兵。”

“沈将军见笑了。”李彦道。

沈有容摇了摇头:“本将军说的是实话。你的辽南军。队列齐整。不动如山。令行禁止。动如疾火。这才是强兵的样子。而与建奴作战。以一万对一万。斩首七千。大获全胜。此诚数十年未有之大功。可惜……”

“当然。本将也知道你这兵不容易练。登莱这些营头。要他们认真操练。几乎是不可能。”沈有容抬头看着李彦。突然话头一转:“李大人。本将有一事相求。不知大人能否应允。”

“沈将军但讲无妨。若是李某能够做到。定不推辞。”李彦抱拳应诺。

“本将想同李大人暂借一些人手。以协助登莱练兵。虽不指着能练成辽南那样的强军。但有四五成模样。他日辽东需要。也可沙场奋勇。聊尽绵薄之力。不知李大人意下如何?”沈有容说完。便抬头看着李彦。等待他的回答。

李彦先是微微一愣。没想到沈有容居然会提出这样的要求。借军官帮助练兵。这几乎是李彦做梦都想作的事情。

兵战俱乐部的演变。让李彦意识到军中派系的影响力。虽然早期的俱乐部看上去并没有多少凝聚力。但在军中的影响却很大。

若是复辽军的军官能在登莱参与练兵。虽然不可能掌握实际的兵权。但却能够将俱乐部的那套体系带到登莱。不说能够影响登莱将士的信仰。或者改变立场。起码应该能够提高他们的战斗力。只要将来有需要的时候。登莱兵能够发挥作用。那李彦的投资也算值的了。

对于明军的战斗力。李彦是不抱太多希望的。倒不是说所有的明军素质都很差。譬如浑河之战中川兵、浙兵打的也很顽强。打的很好。但根据短板理论。最差的那一环。往往会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参谋部算出恢复辽东全境。需要复辽军八万。若是友军更强一些。能够在战场上发挥作用。那么复辽军的总兵力就可以减少一点。

此外。若是能够给登莱军打上复辽军的烙印。以后若是遇到一些特殊情况。说不定也能成为关键奥援。

有的时候。影响力也很关键。(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d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最新小说: 嫡女重归 江边的月亮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归藏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九州立志传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穿越大唐当股东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万历小捕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