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青春校园 > 北纬三十度游记 > 第三部 第六章 第一节 226

第三部 第六章 第一节 226(1 / 1)

?第三部寻踪世界屋脊

第六章

昌都再翻神秘藏史

墨脱深究屋脊淵源

第一节(226)

卡若遗址拓宽藏史视野

强巴林寺饱览康巴风情

两辆越野车风驰电掣般地奔驶在214国道上,张翰东率一分队在南下的路上,长驱直入300多公里,中午才跨过青、藏界线。今日天气晴朗,风和日丽。李大刚教授遇难经抢救也痊愈了,队员们急切地盼望着进藏,下午两点就来到昌都地区类乌齐县的类乌齐镇。张翰东停车让大家休息一下,期间大家都来关心李教授的身体状况,他说:“我恢复的挺好,不信,一会儿我开车给你们看看,”说着他就坐在驾驶座位上。张翰东挥着手让大家都上车,李教授说:“我领他们去看这里的野生马鹿行吗?”张翰东说:“离这里远吗?”回答:“开车10分钟就到了。”车上人都说:“同意!”车往右拐,直接上了317国道向西奔去。

李大刚教授遇难脱险心里高兴,加之盼望已久的进藏心情兴奋,眼下大家又让他开车去看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马鹿,一位动物学家此时此刻更是难以掩饰自己的激动。十几分钟就来到了类乌齐县长毛岭乡,老远就看到了“长毛岭野生马鹿自然保护区”几个大字,队员们纷纷下车。管理人员迎了上来,介绍着这里的情况。

虽然这里海拔3900米,但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流水淙淙,环境优美,可谓‘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水’。管理员介绍说这个保护区始建于1975年,又经过逐年扩大,现占地面积3.6平方公里,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唇鹿有几十只,野生马鹿几百只。这里不仅是昌都地区,甚至是西藏自治区内唯一的马鹿自然驯化地。这里的山势开阔,水草丰美。尤其春夏之际,整个草原变成充满生机的绿色世界:盛开在草原上的各种野花,更是五彩缤纷,争奇斗妍;各种珍禽异兽,悠闲地徜佯在大自然所恩赐的阳光中。

大家参观走近马鹿身旁,它舔着游人的手心,使人们顿时觉得与动物亲密接触的温馨。马鹿还从容不迫地陪着人们四处游览,更充分地让队员们品味着天人合一的境界。队员们相互照起像来,赵晓敏更是抢着时间抓拍新闻资料。赵晓敏在仰视镜头中忽然看到了飞碟掠过,她立即呼喊道:“飞碟!”大家按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赵晓敏职业习惯,眼瞅着飞碟,手中相机不停地拍着。李大刚也看到了飞碟,并说:“它就是通天河上的那个飞碟!”说着话便晕倒在地。

白敬文迅速地把他搀扶到车上,大家也纷纷告辞了管理员,也随后上了车。张翰东询问白敬文大夫他怎么样了?白敬文说:“不要紧的,只是他的潜意识里又出现了那个飞碟,又想起了遇难时的情景,再加上长时间仰脖子,一时造成大脑供血不足而晕倒。现在强多了,歇一会就没事了。”见李教授虽然强了,可谁还有心思在此久留呢?就原路返回类乌齐镇,然后上了214国道,50多公里,直奔类乌齐县城而去。

类乌齐县是藏东北的历史名城,地处澜沧江的上游。据测定这里是北纬30—31度,东京95—96度间。位于昌都地区北部,距昌都105公里,是个半农半牧县。类乌齐镇的德曲颇章神山,俗称‘类乌齐’,意为‘大山’之意,由山名演变为县名。张翰东见时间已快到下午4点了,况李教授又一次昏迷,就不想在这里耽误,便告诉大家到昌都再住宿。

类乌齐距昌都52公里,车队行进在距昌都县城20公里的路旁,一座悬崖处有很多游人在驻足观看。张翰东也好奇地停车,让大家去看是怎么回事。原来在悬崖上有四个巨人的脚印,由下而上的平行摆着。最大的长1.69米,最小的长达1.31米。大家近前一看,犹如巨人踏泥而行走,留下的足迹。旁边的提示牌写着‘这个巨人脚印是上个世纪末,修建昌都机场公路时被发现的’。当地虔诚的信徒们认为,当时因修路放炮而惊吓了山神,一怒之下他远走他乡,才留下了足迹。因此奉为神明,凡路经此地的人,都要为此神献上一条哈达。

张翰东听说是一处神秘的脚印,便让艾利克斯拿仪器测量一下,测量后他说这个悬崖形成于1.5亿年前。英国地质学家布特说:“距今四千万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李教授也说:“一亿年前不可能有人类,要说当时有巨大的古脊椎动物是可能的。若说这里是海洋就更有可能了。”

张翰东说:“这就对了,在中世纪的中期,喜马拉雅山剧烈的造山运动,使平坦的海底复杂化,地震、火山使断陷盆地和断块山地出现。这时的古脊椎动物踩上巨大的足迹是可能的。后来随着高原的缓慢升高,逐步形成了山脉,同时也把这些足迹,推到山崖上是极有可能的。”队员们上车后,布特又嘱咐赵晓敏在发新闻时,要告诉当地旅游部门,这里是侏罗纪时期的古脊椎动物遗迹。起码现在就要对遗迹要进行有效地保护,以便后人更好的来此观赏。

昌都是西藏东部重镇,在藏语的意思中是‘水汇合口处’,即三水一江的昂曲、扎曲、色曲和澜沧江的汇合地。昌都位于横断山脉上,地处西藏自治区的东大门。高山峡谷在这里相间排列,头上是湛蓝的天空,脚下是苍茫的草原。这里有神山圣湖,亘古雪山,无一不向世人昭示着永恒的魅力。而那独特多姿的康巴风情,博大精深的藏传佛教,也对人们充满了无尽的诱惑。

人们从西北方向进了昌都,站在马草坝东北坡上鸟瞰全城,她犹如一个宝瓶。扎曲、昂曲如雄鹰展翅,景色壮丽。附近的卡若遗址和强巴林寺,不难看出这是横断山脉中的一座古城。昌都作为康巴地区的腹心,有着被人称为‘香格里拉’的多民族、多宗教,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为景观。

越野车行驶在古老的茶马古道上最著名的北大街上,真是名副其实的繁华都市。时而走过打扮入时的姑娘、小伙子们,驻足搭讪才听出原来是藏族同胞。街道两旁售货摊播放着内地最流行的歌曲;街旁多有年轻人围在斯诺克台球桌旁;电影院、录像室、歌舞厅……。这始料未及的开放程度使人们眼花缭乱,这是昌都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矮个的是四川人、黝黑皮色的是云南人、白净的是浙江人、带土耳其帽的是新疆人,戴白帽的是青海、宁夏的人......。甚至还有一些尼泊尔、印度和巴基斯坦人商人等等。

从琳琅满目的商品中也能看出东南西北,五花八门。如窗口挂氆氇、藏袍的,地上的卡垫上放置多种药材的,印度香、玛瑙项链、藏红花、水獭皮、熊掌、豹皮等应有尽有。其原因就是昌都与四川的甘孜、云南的迪庆相连,部分地区与缅甸、印度接壤,南北又有青海的玉树和西藏的林芝相通。这样的地理位置,藏民生活和地位的显著提高,必然会有开放和繁华的都市。

26日晚住在昌都饭店的一分队全体,起来吃了早饭就开车出了县城,向东南驱车12公里,来到了加卡区卡若村。卡若村位于北纬31度、东京97度,海拔3100米。地处澜沧江、卡若水之交汇处。在交汇处形成几级台地,卡若村就坐落在第二、三级台地上。在藏语中卡若意为‘城堡’。1979年文管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云南省博物馆联合组成卡若遗址考古队进行正式挖掘。迄今为止,共发掘面积1800平方米,发现房屋遗迹31座,出土文物数万件。

卡若遗址已正式列入西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地层关系判断,遗址可分为早、晚两期。早期距今有4955年—4280年;晚期距今3930年。通过从地下挖掘出大量农业生产工具和农作物标本,说明卡若村居民的经济生活中农业是一个重要的行业。此外,从出土文物中我们还能看到审美观念和艺术的萌芽。如遗址中出土的玉器和海贝,是卡若居民同各民族交换而来的。这说明了西藏地区虽有高山大河的阻隔,但并不能断绝与其它民族的正常来往。

卡若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人们居住的原始部落,卡若遗址为川、滇、藏三地的枢紐,又是古代南北各民族的交通要道之一。卡若遗址的发掘,以事实雄辩地证明四、五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曾以简陋的工具,克服了重重困难,为开发这片富饶的土地而斗争。他们所创造的灿烂文化,将在我们华夏的文明史上永放光辉。早在新石器时代,藏民族就已经定居在康巴腹心地带,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兼以狩猎和家禽饲养。文化方面早已与内地有密切联系,遗址的发掘对研究西藏的早期历史和汉藏关系史有重要价值。

另外,从卡若遗址出土文物看,主要是工具,其次是陶片,再次是建筑。还有谷物粟米和兔牛猪等家饲动物,所以被命名为“卡若文化”。这就有力的驳斥了西方人类学家所说的:“西藏高原古代是一片不毛之地,不适于人类生存。”还有人错误地认为:“西藏文化应从公元七世纪开始,而且是从国外传入的。”卡若文化用事实胜于雄辩地纠正这类错误观点,而且还把西藏的历史向远古沿伸了四千六百多年。同时,卡若遗址重新翻开了西藏的历史,对于研究西藏的土著文化与土著民族,以及藏民族的起源均有重要的意义。

下午队员们来到了杜鹃花盛开的达马拉山巅,眺望着依山傍水的昌都城,一眼就看到了扎曲和昂曲之中的强巴林寺。巍峨地依附在横断山脉之下,耸立在古冰河切割而成的红土壤层上。

强巴林寺始建于明朝年间,位于昌都镇内的四级台地上。强巴林寺与内地关系历来极为密切,从清康熙开始,该寺历代活佛皆受当朝皇帝的册封。寺内至今保存有康熙58年5月颁发给帕巴拉活佛的铜印,乾隆56年为昌都寺书赠“祝厘寺”的匾额。强巴林寺有五大活佛世袭、十二个扎仓,僧人多大5000人。现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帕巴拉.格列朗杰,为该寺第一大活佛,现已转世到十一世。该寺庙建筑保存完好,经堂内塑有数以百计的各类高僧塑像,上千平方米的壁画,及众多的唐卡画。可以说汇集了昌都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代表了昌都地区的最高水平。

寺庙主持约请大家到来宾接待室稍事休息,喷香的酥油茶飘满全屋。首先观看了强巴林寺的‘古庆’跳神舞蹈,素以狰狞逼真的面具,整齐典雅的动作造型,较为宏大的场面而闻名于雪域高原。大家边看主持边讲解着:“这种‘古庆’是我们的宗教节日,每年藏历十二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寺院都要举行隆重的‘古庆’,即护法神活动。‘古庆’节期间,远近乡村及城镇居民身着节日盛装,到寺庙朝拜一年一度的跳神舞。在庄严的长号及锁呐声中,装扮护法神喇嘛,头戴各种不同的护法面具,手挥各种降妖驱魔的法器,跳起使人毛骨悚然的神舞。最后人们认为妖魔已经消除,相信来年一定风调雨顺,人畜兴旺,安康吉祥。

接着是一阵清越悠扬的藏戏旋律,乐器虽不多,但配器简约明了,主题突出。踏着优美的乐声,几名喇嘛穿着华丽整齐的服饰,踏着古朴典雅的舞姿,为我们跳起了强巴林寺独特的钺斧舞。主持边看边问我们:“你们看过藏戏了吗?”不等回答他就说:“这种以强巴林寺所独有的宗教舞蹈形式的藏戏,在整个西藏自成一派。”最后,寺里喇嘛又给大家跳了‘卓’舞,更是世上一绝,天下无双。

队员们起劲地鼓掌,由衷地赞叹,赵晓敏说:“强巴林寺不仅是藏东最大的寺庙,而且看了这些精湛的表演,堪称康巴地区文化艺术的宝库!”主持说:“别急,一会儿还有神童给你们说一段《萨格尔王传》呢。”说着,一名十来岁的山区牧童,自报家门名叫洛桑扎西,为大家说唱了一段《萨格尔王传》。只见他身着藏袍脚蹬藏靴,脖颈上挂着一串发亮的紫檀念珠。尤其是头上戴着那顶特制的帽子,是用银白色的锦缎缝制成四角形,左右各有一只兽耳朵,帽顶上还插着几只孔雀翎。他五官端正,眉清目秀,神采奕奕,清脆的童音如高山流水般倾泻而出:

“鲁阿拉拉毛阿拉,鲁塔拉拉毛塔拉。”

大家目不转睛看着他,忽而打着手势侃侃而谈;忽而引吭高歌滔滔而唱,真是说唱自如铿锵入耳。说唱到关键时,还能用幼小的身躯配合地做些适当的动作。简直把大家听得如痴入迷,拍手称绝。赵晓敏不解地询问主持:“还是个刚上学的孩子,你们是则么样培养成说唱艺人的呢?”寺庙主持笑着说:“世上人们都说神秘的西藏,神秘在哪呢?这里除了神山、圣水,就是人为景观的奇闻怪事。

要说起扎西,他今年11岁,刚上小学,还不认识几个字这是事实。但这《萨格尔王传》是我们藏族著名的英雄史诗。从古到今已逐步发展到百余部,达二千多万字,全世界三大历史长诗中最长的史诗,可谓长篇巨作。康巴群众称说唱人为‘神授说唱艺人’。其实扎西是藏北一位牧人的后代,其父是著名的流浪说唱艺人。扎西自幼就跟随其父四处说唱,并深受其熏陶。

其父去世后,童年的扎西悲痛欲绝,便大病一场。在发高烧之中,满嘴胡言乱语。其中还多次高呼‘萨格尔’大名。人们只得请寺庙里的喇嘛为他治病,高僧在祈祷中,开启了他说唱十八大宗、十八小综,甚至全部《萨格尔王传》的智门。从此之后,洛桑扎西的病好了,他就成了真正的《萨格尔王传》的说唱艺人。就像现在一样不但说唱表演得细致入微,而且背得滚瓜烂熟,章节不差。”

张翰东说:“作为寺庙中的喇嘛,大都是学问渊博、资历高深、德高望重的佛门弟子。眼下的事原因何在?”他瞅着主持……。主持坚定地说:“我是佛门子弟,确实让我讲,那就是佛的旨意!”队员们听得面面相觑,无言以对。

啊!西藏,多么深邃而神秘的西藏。你深邃得比山高,如水长,令全世界人们去向往;你那神秘伴随着你的如意吉祥,让全人类都在祝福你幸福安康!

(第三部第六章第一节结束待续)

;

最新小说: 我在游戏世界抓凶手 我,区区扎纸匠,你却让我办大案 顶流别慌:傲娇大小姐是玄学真大佬 人在高武,无敌从提前登录开始! 阴间直播:不打赏?我揍你先人 规则怪谈:花火在怪谈里欢愉 末世天灾,抢艘航母当基地 快穿:修仙大佬在各位面杀疯了 天灾降临,我在海洋求生当大佬 重生大齐,我屡破奇案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